致敬~再見~李香琴(1932-2021)
1980年踏入回歸倒數,兩大電視台不約而同「以退為進」,回望香港人如何一路走來。#輪流傳 英文名 Five Easy Pieces,是比喻五個少女到中年的「香港成長史」。
長篇劇其實已開到荼薇,#輪流傳 本來就有寫下歷史的寓意,只是沒有想到自己先成為一頁歷史: 香港電視劇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說停播便停播,已經拍好剪好的集數都放棄,從最後一個周五播完第廿五集,將廿六和廿七移到星期六播完後便化作雲煙。之後,#輪流傳 劃下的句號,便是鄭裕玲下嫁富商(張英才)前夕,與母親李香琴在入伙北角新居沒多久後的一段語重心長的對話。
所以這段戲開始沒多久,窗外的霓虹燈光射在沒有開燈的公寓內,站在黑暗中的鄭裕玲身上,有個「元」字。是北角著名食肆「大三元」的「元」,也不排除是銀「元」的元,因為這爿公寓就是「聘金」,母親李香琴一邊說「不是賣女」,一邊又說「你一定要有嘢揸手」。這個以「恨」來表達愛的母親,飽嚐一個女人養大三個兒女的捱世界之苦,心是善良的,咀舌卻狠得緊。在與女兒臨別依依之際,最衷心的祝福就是女兒嫁得幸福,但奈何命運弄人,十數年後,鄭裕玲的第二任丈夫因被廉政公署追捕在逃,一如李香琴的丈夫當年的逃回大陸。女兒,如此這般,重蹈母親覆轍,一樣是獨力照顧兒女。
#輪流傳 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混合了五六十年代的國語和粵語文藝片情感。片中有很電懋,也有很光藝的時光。那就是「中產」和「草根」並列。但是,由於這部戲主打人物心理和角色關係,所以,它還是「中產」忬情多於為「草根」代言。沒有復仇,沒有發達,有的是「分離聚合皆前定」,到底意難平。它,其實是一部小說。
一九八零年的香港觀眾,能接受一部節奏幾乎同等「有徐不疾」和「陰柔婉若」的七至八長篇劇嗎?答案已在歷史裏,就是沒可能。換個角度想,能夠留下27集也算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雖然,剛巧當年我在節目研究部負責preview #輪流傳 ,我所看到的三十集以後的內容仍然很精采:富商收藏了有病的兒子,被鄭裕玲發現,埋下二人婚姻破裂的伏筆。
李香琴在 #輪流傳 和鄭裕玲特別像母女。我記得2006-7年在香港電台 和 #夏妙然 主持 #我愛你愛電視劇 訪問李香琴時談到這一場戲,她說和鄭裕玲一向投緣,拍這一場戲,一見鄭紅了眼睛,她很自然便跟著動情。從畫面上的母女看來,的確有著不想道破的情結,卻又是深愛彼此的兩個人。
李香琴不是一般的母親專業戶,她的黃師奶,她的程太,絕對有靈魂和有生命。
她,將被有緣人永遠懷念。
#乜嘢叫生性
......
你唔好提你黃瘟老豆喇!若果唔係佢,我地幾仔乸使咁咩?使你吓吓都要顧住頭家咩?好話唔好聽,你宜家真係千金小姐喇。
做得啱又好,做得唔啱又好啦,我地重等咩啫?無了期㗎。等中馬票呀?你都冇嘢望啦,唔通你望阿光大個仔飛黃騰達咩?等到眼眉長都長。
影影,如果你未睇定嘅,你睇定先啦。唔係阿媽食咗,都喺背脊骨落㗎。
你又冇監過我。好,就算係個氹都係我自己叉隻腳落去啫,但係如果要等多三五年我仍然要行呢條路,我寧願宜家。我唔抵得再過呢種日子,我重等咩啫?我驚兩三年之後我個人會拚疲咋。況且宜家呢個人都對我幾好,我唔識得再諗咁多。我重等乜嘢?
又唔擺酒又唔盛,會唔會係鋪定條後路㗎?
算啦媽,人地都畀咗咁多嘢我地咯,人地又唔係欠我地嘅。
你諗得通透就好啦。
唔係話啦,咩事你都係自把自為嘅,好地地,又走去工展會嗰度轉一個身,又話個翁生唔好心地,如果唔係搞到大頭佛,又使乜高不成低不就吖?
咩說話都係自己講嘅啫,如果唔係咁,又唔會有一個顏世昌咁嘅人啦。
阿媽係識得忟憎,阿媽係得把口吟沉,阿媽幾時有本事,指過條黑路你行吖?宜家唔望你嫁得好、望你順頭順境,重望咩喎?
你唔好成日再話,擁阿光仔去做學師仔喇,成日話生性呢,讀書冇心機㗎。我都希望我地以後過嗰啲係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