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短篇故事集的基調就像當初看《血色童話》那樣熟悉,雖然情節中有很多超自然、詭異,甚至有點驚悚的橋段,不過當閱讀到一個段落放下書後,再去細想主角的背景與他們的遭遇,就會發現這些故事的主旨都是同一個:脆弱。
或許會有人會用「黑暗面」來形容,但我覺得那是個很老掉牙的詞彙。我覺得使用脆弱會是個比較精確的說法。脆弱是一種心理上的狀態,它無法從外表上斷定,即使當下的你處於滿足的狀態,但你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角落,是你希望能絕對被保護而不被打擾的。
每篇故事便是看每個主角該如何與他們的脆弱相處或抗衡,那些驚悚的幻影無疑就是人心脆弱之處的投射。它們具象化為實體,可以從那些實體的驚悚/怪異程度來看待那些人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裡面最喜歡的故事是《梅根》。主角是一名依靠丈夫的殘障補助金,及當清潔人員打掃所賺取的微薄薪資過活的老婦。活得餓不死但也吃不飽。某天她打電話給一家百貨公司的客服梅根,於是在梅根的慫恿和撩撥下,老婦人感到社會不公平以及覺得不服氣的情緒被挑起。結尾來了個大反轉,出人意料。不論是敘事情節或是描述的手法,我都覺得很適合拿來拍成電影。那種可能會得獎獲得好評但票房不太高的那種電影XD它反映出沉重的真實及帶來反思。
然後來說說我最期待的故事,也就是同書名的《童話已死》,由於它是血色童話的續集,我原本預期可以看見更多奧斯卡與伊萊的事情。不過讀了後卻發現不太一樣,故事是由一位旁觀者述說一對情侶,同時也是他的朋友之間的愛情。這對伴侶——斯達芬與卡琳是因為調查奧斯卡失蹤的事情而漸漸走在一起。主角是斯達芬、卡琳,奧斯卡跟伊萊在這裡成了故事的背景。
敘事者說他們的愛情很偉大。說到偉大的愛情,或許很多人會先想到「亂世佳人」、「鐵達尼號」,但那是因為有個浩大的背景,在強烈的背景下,一切都被放大了,包括愛情,敘事者這麼說。
斯達芬與卡琳會看相同的書、聽相同的音樂。他們一起坐在陽台上喝酒,一起抽煙。一個人喝酒,另一位就朗讀,然後再換過來。他們幾乎融為一體,極少和他人往來,除了敘事者。當我看到故事結束後,才忽然明白,其實作者已經告訴我們奧斯卡跟伊萊到底是如何了:斯達芬跟卡琳就是奧斯卡和伊萊。一個平凡版本的奧斯卡與伊萊。
不論兩對伴侶的特徵還是相處模式,斯達芬、卡琳/奧斯卡、伊萊宛如對照組。年長卻顯得年輕的卡琳,就像永遠有著孩童外貌的伊萊;而兩對伴侶對於彼此的依戀更是如出一轍。
看到這邊比較理解敘事者所想說的偉大愛情是什麼了。可以和一個人長久地維持日常,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平凡中見偉大──這句話不知怎麼的就很貼合這對伴侶。
最後許個小願望,如果未來〈血色入侵〉可以被重拍的話,希望能找一個小正太來演伊萊畢竟人家本來就是個被閹掉的而且長得像小蘿莉的小正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