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偷]沐目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臺灣人真的很好,在火車上遇到因為課業壓力大想從公立高中轉去私立高工的弟弟(因為他講電話太大聲幾乎全車都知道)他想轉去朋友比較多的學校,但父母反對,他隔壁的媽媽就跟他分享自己的小孩怎樣怎樣,說要多想想。下一站弟弟換來我旁邊站,附近兩個媽媽也跟他分享應該如何跟父母溝通。
大家人都好好喔
latest #6
掰噗~ 覺得
4 years ago
李組長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 (p-nerd)
大家都各有立場,可是想想為什麼父母會反對呢?其實這種時候放低姿態才是好的(說實話放低姿態在哪都很好用),「為什麼我想讀這間、為什麼想這麼做,於我的情於我的理,我認這樣做才是好的,你們呢?你們怎麼想的?如果你不放心,我可以怎樣怎樣。雖然我年紀跟見識都不夠多,但我想請你們了解我的決定」之類的這種話吧
這幾年最大的成長可能是去了解自己情緒背後要表達的事情,感覺到自己的情緒,情緒當然可以表達,可是情緒從來不是重點,重點是情緒是因何而起。你是因為什麼事情不開心呢?為什麼會不開心呢?消化情緒後該怎麼處理呢?才是重點
立即下載
有時候都在想,明明這種時候這樣做才是「對的」(我指的對的是將場面玲瓏的應對,雙方都可以開心的結果)、但為什麼總有人要用不討喜的方式來處理呢?因為當下他只想發洩自己的情緒吧,也不懂得如果做才會「好」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對應不同的場合該怎麼去對應,怎樣的相處是得宜的是討喜的
(還真的想超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