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下來想想
考試對我來說的確是個壓力啊
壓力等級是去年review時老闆問我未來規劃
結果談到考試我直接飆淚的那種
自己的期待啊
想要獲得一種形式上的對自己的證明肯定啊
(當年的科系是半鬧革命自己選的)
家人們的期待啊(也許也沒給那麼大的壓力)
不過家人們在專業領域有共同話題可以聊
(心理/精神)的時候 我想我多少是有點寂寞的吧
當家人們能互相切磋支援的時候
我能做的好像也只有從完全不同方面著手的改改家裡的哪裡...?(也許也某種程度說明了這幾年除了看不順眼跟有點能力了之外 改變家裡的裏動機吧)
建築的訓練對我來說是個重塑的過程
如果高中畢業的我還是幹細部的化
大學簡直就是把標準答案的那部分打掉重新塑形的過程:
接受發展能有無限解只是必須有可以依循的邏輯
畢業後工作 覺得工作跟學校是一件事情
考試跟前兩者又是另一件事情
這些年來
從一開始內心不是很認真接受要考試這件事情的心態 抱個佛腳 過個選擇題
(說沒考過某些科目其實也就沒很努力啊 一直抱怨制度很爛 方向很怪)
到後來好好準備開始磨自己的功夫好好的聽課練圖(一開始還有對練圖動筆的抗拒 克服最大靜摩擦了)
*力
前幾次考試都有心虛的成分在
不是很認真想面對/好像外務有點多(雖然開心)/對自身能力不夠自信/覺得自己的練習是不是還不夠
但後來投進去了
覺得放棄很多其他東西了
練下去而且找到步調和邏輯了
對自己的思維模式表現都有信心了
覺得這次應該是極大成了的時候
如果要說的話就是
今年大概有換出題老師吧
跟近十餘年的方向和重點完全不一樣
如果要分析,題目可能有隱約暗示了這些事情
但這次的考試我想我是有畫好畫滿的,
在背面整理了對於題目的關鍵字的整理以及自己對於宿舍這種類型的發想
除了各層的小交誼/洗衣間曬衣場外,
把一樓的公共空間拆成了動靜兩區
動態的是活動大廳及文化交流廚房(與景觀區的共享田園相鄰)
靜態的是K書空間及討論小區
整體配置及構想我自認滿滿意的(1/50的圖面也有表現
雖出了考場仔細想想
我對於宿舍單元的著墨及無障礙的部分的確可以再加強更多
但整體而言我是對自己有80%程度的信心的
這下除了說跟考官沒緣之外
可能就是考得太放飛自我的一點(moon oops)
以前有人說考試很玄
現在在大量練習後對自己有信心的我來說
我信了。
另外心境策略上
因為有上次太過期待而受傷很深的經驗
這次不期不待傷害果然沒那麼深
只是不爽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