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這類的書吧?這本應該算是語錄自傳,因為排版的關係,兩百多頁讀起來算是蠻輕鬆的,大概一個半小時就可以解決的厚度。最早知道這個人,應該是在《新鮮事調查局》的廣告裡面看到的,後來有看了幾集相關的專輯,不過光是看電視,我覺得我不會喜歡這個人,他的言行舉止跟我的理念雖然不到完全相反,但應該也有一百三十五度吧?所以到底為什麼我會買這本書也真的是個謎,大概是想看看這個人到底在想什麼吧?而且某種層面上,他把羅蘭德這個品牌經營的很好,所以令我更加好奇了。
不過在看完書之後,覺得這個人某些觀念上很有意思,就結果論而言,他去當男公關是個正確的決定,「即使一百個人中有一百個人說不行,也有可能是這一百個人全都錯了不是嗎?」他是這麼認為的,然後毅然決然的放棄大學轉而當男公關,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認為「多數就是正確」這種思考方式有風險,這讓我想到指鹿為馬和三人成虎,多數決不一定是正確的,有時候反而會成為多數暴力,不過誰有能夠肯定少數是正確的?或許他只是想要表達堅持自己的道路吧?不過這章裡面,他有提到討厭「你的金錢觀很奇怪」,就我的看法是奇怪是相對於不奇怪而言,而奇怪不代表錯誤,總覺得他在這裡面偷換了概念。
他也說過「我雖然說了很多謊,卻不曾對自己說謊。一次也沒有。」我蠻佩服這種人的,正好和我相反,我倒是比較不對他人說謊,而對自己反而滿是謊言(如果自我催眠算是謊言的話)。比起這種人生觀,我比較偏愛敦賀先生(仲村佳樹的《華麗的挑戰》那位)的作法,那是一種用框框條條限制自己行為的一種枷鎖,也不是說哪種好或壞,就是個人的選擇吧!在羽翼未豐之前,出閣的動作不能做太多。
《教父》這部電影我沒看過,在提到這部片的時候,總是帶著幫派硬漢的感覺,但是羅蘭德在美裡面提到主角是個有教養又優雅的男人,這讓我對這部電影有點興趣了,啊!這是題外,不過話說回來,我倒是蠻喜歡他在這部分裡面說的,制服要好好穿的這點,這讓我想到中學的時候,我制服好好的紮了進去,結果被學姊抽出來的事情,就是覺得衣服不穿好的話很彆扭。
不過對於「胖子都很驕縱,如果正常地過日子,是不會發胖的。」這個觀點我倒是不能認同,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怎能一概而論,按照這個邏輯,正常等於不奇怪,所以等於正確,因此胖子是沒有正常的過日子,因此胖子是錯誤的嗎?其實這句話讓我想到實驗室的BOSS,那是在學弟剛進來不久時的一次開會上發生的事,他當著全實驗室的人面前說「胖就是懶」,因為學弟的確不是那麼的苗條,只是這種說法我不是很認同就是。
另外親戚對他的金髮品頭論足的時候,他卻覺得金髮是他的商標,不能退讓,我覺得他是滿有勇氣的,不過我不能理解就是,先不論生命危險,只是單純的對於染髮和留長髮這件事感到不能理解罷了,我多少都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觀念,不過也沒有多確實遵守就是,大概是一個慢性自殺的概念,不過對於他如此堅辭他的頭髮,感到有點訝異,或許可以當成一種品牌概念?
但是對於他提到的,沒有人再看更要打扮這點,大概我本來就是一個對於變成「更適合運動服」沒有差的人,所以不能理解,但是我也認為打扮這件事本來就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有句話說「為悅己者容」,悅己悅己,表示欣賞自己的人,自己也可以算是欣賞自己的人,所以為自己而容也沒什麼問題啊!
至於,說到愛,我比較訝異的是羅蘭德對於妹妹的看法,感覺得出來他很重視家人,傻哥哥的模式……怎麼說呢,感覺比較食人間煙火了吧?
他也提到「我認為有許多東西比金錢更重要,金錢並不是人生的全部」,這句說得很好,雖然他說是在得到金錢之後才發現的道理,該說汲汲於生活的人,賺錢都來不及了,哪有這種奢此的想法吧?但是我對於他說得「有些人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大部分卻對沒有錢這件事理直氣壯」這句話,嘛~或許是他得到錢之後才發現這個道理,所以沒辦法理解沒得到錢就這麼想的人的想法吧?就我個人而言是奉信「錢夠用就好,多的是遺產」的想法,如果沒有後代,長輩們仙去之後,就完全不需要考慮遺產這件事了啊!有時候不是很了解為什麼要賺到那麼多錢,雖然做做白日夢也是會的。
另外,我覺得他對於服務業和品牌行銷的經營這兩點做的很透徹啊!其實看一看就能知道他到底某些地方堅持些什麼,對於他的顧客分級制度這點我還蠻認同的,其實如果一視同仁的服務,反而會變得廉價,凸顯不出高級會員的優點,那大家都不想當高級會員了,這樣的話,反而會不利於行銷與販售;但是站在消費者(尤其是我這種不太愛花錢的人)的角度來看,免費的當然是比較好,雖然免費的最貴,但是不是特別重視的話,是不會特別想花錢去做什麼事,但要花錢的話,我確實寧願花在看得出差異的商品上面。
最後,他有提到能看見未來的人生比較恐怖,說到底就是了無生趣吧?我是個比較保守的人,對我來說看得見的未來比較令人安心,但也就會僅止於此而已,對於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真的很無聊;相對而言,看不見的未來卻有無限的可能,說是藉口也好,或許對我來說,在某些枷鎖還在的時候,看得見的未來比較令人安心,但是午夜迴夢總是讓人嚮往那個無限。
看完這本書,我是覺得羅蘭德內心和他在螢幕上呈現出來的樣子略有不同,不過本質上不能否認「羅蘭德」這個品牌是個驕傲自信(或者說自大)的,爬的高摔得中,其實可想有許多人追捧之下,也會有許多人等著看笑話,至於這個品牌,能到什麼時候就是看時間的證明了吧?
先前就說過這人的觀念和我差很多,至少我就不會在考上東大之後馬上休學,或者是買台車轉手就送人之類的,或許他的成功在於不甘於平凡吧!我也蠻訝異他賺錢之後回饋社會這點,平心而論,我還是無法理解這個人的某些做法,雖然這個人到目前為止是個很成功的人(既然還沒蓋棺定論,所以只能說到目前為止了)。
─────────────────────────────
其實我是在他來台灣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很有名(覺得自己看到的東西應該都屬於小眾文化,畢竟我提到的東西生活圈的人大概有九成以上不知道
總歸得來說,書裡的羅蘭德和電視裡的羅蘭德感覺不太一樣,我覺得是媒介的關係吧?
影片中呈現出來的羅蘭德相對地比較浮誇(這也是他的一個面向之一沒錯
雖然說影片也有比較沉重(或者說穩重)一點的一面
但是相對來說,我不會喜歡這個人,但是光看臉是好看沒錯
後來又去查了一下這個人的事蹟,我只能說他真的很厲害,在很多地方蠻果斷的(另外,我覺得他的出生應該也不錯,就他在書裡面的敘述來看?
恩...其實比起考上東大又休學這件事,我比較訝異的是他的社會回饋(不知道是不是我剛好沒有看到,因為我也是電視有播順便看得,總之影片裡面沒有
就...建校或是捐款之類的行為,不過一般大企業為了某些理由應該也會這麼做?
總之,各種層面上蠻佩服的啦...
雖然我沒辦法理解他的生活方式,就...對事的基本看法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