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一人公司》──足夠便足以
這兩本書與其說教你開一個一人公司,不如說是保羅‧賈維斯的心路歷程,是一個不可以複製的成果,我覺得他是幸運的,有準備加上順勢而為,就他的自述看來,是個偏向保守且內向的人,總體來說很厲害
也可直接前往網頁版閱讀:艾比索直書頁面陌頭不見楊柳色
#保羅‧賈維斯 #一人公司 #遠流 #陌阿柳書評
latest #25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保羅‧賈維斯的《一人公司》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封底寫的「一人公司是『質疑成長』的企業」,在大環境的趨勢下,我們會認為公司要發展就是看他的成長,今年比去年好了多少,而明年又會比今年好多少,但保羅卻認為在一人公司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簡足夠的概念,而非無限擴張。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其實保羅的《一人公司》有兩本,他先是寫了《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然後才是《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雖然我是先看後面那本,不過閱讀順序其實不會影響太多。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他裡面提出的一些看法我蠻認同的,在《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開頭就引用了賽氏企業執行長李卡多‧賽姆勒的話,「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持續成長』,偏偏這卻是傳統商業人士所渴求的事。但成長的目的是什麼呢?牛津大學如此有名,它為什麼不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分校呢?一個擁有一二零位音樂家的交響樂團很成功,為什麼擁有六百位音樂家的交響樂團沒有成功呢?『成長』完全稱不上是有效的商業策略。」成長並不是無上限的,在學習的路程中,知也無涯,但是在經營企業的道路上,大餅是有限的,那又如何無限擴張呢?當然他裡面提到的一些想法,對我來說是不太認同的,畢竟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和他人的想法立場吻合。
立即下載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在《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裡面,保羅有提到很多書籍與部落客以及商業領袖都會說想擁有快樂且又意義的生活,關鍵在於找到勇氣去追求樂情,的確就結果論,他們成功了,但君不見鯉躍龍門千百條裡面只有一條能更魚化成龍,滔滔江水裡面追求熱情的人中有多少失敗者觸壁而回?保羅認為這些成功人士說自己投入熱情,但是卻沒提到兩個先決條件,對於本身所做的事情很熟練,即使跳到新事物上也可以順利的處理那些不確定因素,此外在踏出一大步前,先試了一小步也是個關鍵,這或許和他個人的經歷有關,他在大公司做了一陣之後離職,而原先公司那些顧客窗口想要跟他走,他才有進一步設立公司的想法。對於我這種保守型的人來說,大概就像是副業做一做變成主業的概念吧!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此外,保羅也認為一人公司要擅長「單一任務處裡」,也就是一段時間專心做一件事,我是認為這個就見仁見智了,但的確我在寫程式的時候,進入專心狀態下的產值相較之下是比較高的,而在大公司裡面,相對而言雜事較多,可能要報告、開會、交流諸如此類的雜事,這就要看個人的時間表與工作安排。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保羅也認為對一個企業來說,中立的代價可能更高,這部分我是認為他的想法應該是選擇利基市場之後,就專注營運而不要發散似的想要都打,反而會不討好。這不禁讓我想起最近出版社的運作,就台灣獨特的歷史與位置而言,我們面對的是異地同源文化的同化或入侵,就耽美這一塊來說,有些出版社就會順著商機大的方向發展,而有些出版社則是堅持他們自己最初創立的想法,至於好或不好端看消費者的自由心證了。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另外一點我覺得也蠻值得學習的地方是承認錯誤,保羅認為承認錯誤能夠讓人看見同理心,願意承擔問題並解決問題,但若非真誠道歉則會導致反效果,流於官方,而事實也是如此,並且除了承認錯誤以外,也需要了解情況避免再次犯錯。就大公司而言,我是認為他們的顧客基數大,基本上官方式的道歉會流失客戶,但以整體來說,不一定會動搖根本,可若是一人公司,這種不以追求成長為目標的小公司,顧客基數就沒那麼的大,顧客的流失量可能就會有差了。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另外他提到的一些行銷手法,讓我想到之前在讀網路行銷的案例,現在是網路化的時代,利用網路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提供服務來提升顧客忠誠度等,我覺得這點蠻重要的,其實利用影片或文字解說,除了增加潛在顧客外,也減少了許多售後服務,我每次都舉這個例子,剛回家的時候,我買了一組辦公椅,他需要自行組裝,偏偏說明書上又沒有寫清楚,後來我在他們的官網上找到組裝影片,這就省去了我要在上班時間打去椅子公司詢問的困擾,(下段續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承上段)而對他們公司來說,也省下了一次人工服務的成本。後面保羅也提到了病毒行銷與口碑行銷,這點我在上課的時候沒有特別想到,不過他這麼一提,我倒是恍然大悟,對於大公司而言,他們的客群可能不那麼的單一,所以利用病毒行銷可以快速的擴散資訊,而口碑行銷的成本太高了,除了需樣很長時間培養外,現在的業配文有時會讓人質疑可信度──其實我有點糾結這種名人代言或業配到底要算是口碑還是病毒式,雖然這些名詞都是人發明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相較而言,以一人公司來說,比較容易從口碑行銷受益,畢竟規模小,能接的顧客有限,透過客戶口碑推薦介紹,進而建立關係,反而比較容易提升顧客忠誠度。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大抵上的讀後感是這樣,說實在的,我覺得這本書的廢話很多,核心思想很簡單,讀起來是不太費力,簡單易懂,但是學到的東西不能說多,應該說本身對於這類的書感觸不會很大,撇除例子,這本書基本上有大部分的想法和我本身的想法算是蠻接近的,要說所得的話,大概就是對於一人公司這種想法能比較有系統地介紹一下吧?另外,後面幾個章節的公司名稱是用英文,對我來說這種中英夾雜的閱讀有點吃力,所以翻得比較快一點,他裡面舉了很多的例子,有可能是和接觸環境有關係,我蠻難對那些例子有共鳴的,像是在看故事而非經歷過。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另外一本是《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這本相較來說比較薄,所以我當初先選了這本來看。保羅在書前有提到《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在說的是專注於「足夠」而非「更多」的方式運作企業,而這本則是在說為什麼要這麼做。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這裡面有些觀點也是老生常談,像是追求完美無法推動任何事情,這就跟我大一的計概老師說的「你不動手寫,程式永遠不會完成」那種感覺有點像,比需先在界線上做點嘗試突破。雖然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很多事情要失敗好幾次才會成功,就連國父革命也做了十一次,但是我是認為有些事情可以失敗,有些事情失敗後能不能重來還是一回事,因此在踏出第一步的時候要謹慎思考,一如他在另外一本書裡面提到的,創業成功的關鍵是需要試水溫的。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另外保羅也有提到「一個不斷創造與展示自己工作的人,與一個沒有這麼做的人,唯一的區別就是行動。」說到這個觀點,我就想到有人說創作者的天敵是懶,他為什麼不生產,除了心冷之外,可能就是懶,除了懶之外,有時候創造了卻沒展示,怕的的確是評斷,保羅解決這種恐懼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去做,越怕越做,但是踏出去是很困難的,在岡田尊司的《活著覺得麻煩的人》裡面有說到迴避型人格的人會有拖延的狀況,有一部分其實就跟恐懼有關係,很多事情說易行難啊!不過曾經有個好友跟我說,「你啊!很多事情都是藉口,就是沒有那個心想要行動。」很多事該說我是去做的動機不強呢?還是沒那個心去做呢?嘛~箇中也有很多原因啦!被他聽到應該又會說我在找藉口了。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這本書裡面,保羅也提到了「不相信追隨你的熱情」這點,他認為應該是要「找到滿足你的興趣與技能的交會處,並找到願意為你的時間、工作、產品或服務付費的受眾。」並且「不要費心去取悅每個人,不需要說服每個人喜歡你所最的事。」蠻有道理的,沒有人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對於企業而言,主要目的是賺錢,所以最重要的是付錢的受眾,技能也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罷了!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此外也提到了「最好的行銷是有自己的立場」,一如他在另外一本所書「中立的代價可能更高」,畢竟他們要買的是服務或產品,只有抓住受眾的心,才能將商品銷售出去。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不過他認為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可再生資源」,和我的想法到是有點分歧,我認同他這個想法,畢竟時間精力有限,他也說了,剛起步時很難說不,錯誤的事情做久了會缺乏個人意義。對於這點,說是分歧不如說是眼界的問題,他可能已經到了看山還是山的境界,而我還在看山是山的程度,可以理解但是無法體會他的話。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至於他又提到了專家與默默無聞的人,前者眾目共視,一舉一動都在鎂光燈下,後者可以自由自在的失敗,各有優缺點。當你還沒有成為眾所矚目的專家時,可以好好享受失敗,所以身為一個什麼都不是,我覺得默默無聞很輕鬆,縱使錯了也不會影響誰,不用在乎誰的目光。但是也一如他所說,「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像個騙子──覺得自己不夠好,無法勝任目前你在做的工作,或者因為你不是專家,所以覺得你的觀點不能讓人信服。」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我時常這麼覺得,所以越來越少或者說不太敢與人交流的原因有部分是這個沒錯,很多時候都怕說錯話,尤其是在教學的時候,很怕一個不小心誤人子弟。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大概花了點時間看完兩本書,說收穫也不算是沒有啦…但是這類看似成長或是心靈相關的書,讀起來就是這種調調吧?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太喜歡看這種書的原因,讀起來有點空虛,應該說在讀的時候的確會思考,但是沒有得到太多的結果,實屬看完就忘的類型,會不會留在深層記憶我就不確定了。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會看這兩本書除了書局剛好兩本再打折,加上我要湊運費以外,大概是被標題吸引了,我想要了解新創公司的概念和一些想法,再加上他說的並不是提出每個人都適用的公式,我對於人類社會學的通式不太信任,畢竟個體差異化,經歷、想法、技能、後台都不一樣,你很難找到一個通則,這兩本書與其說教你開一個一人公司,不如說是保羅‧賈維斯的心路歷程,是一個不可以複製的成果,我覺得他是幸運的,有準備加上順勢而為,就他的自述看來,是個偏向保守且內向的人,總體來說很厲害,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但是不得不說,他第一本著作真的廢話很多,這次看書難得有做記號的我也廢話很多。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以上,下面是慣例的阿柳碎碎念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趁等人的時候,想說這本比較薄就拿來翻一下,所以乾脆兩本都看了(躺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就聽到我有個哥哥說要開公司的事情(工作室轉公司那種型態
恩...我瞬間就覺得...恩...好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不過認真地說,開公司的眉角是不少,不管是經營還是行銷什麼的
資金來源也是一個重點,大概我是比較保守派的,對於借錢開店這點比較不行吧?
雖然說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不過...恩...好吧,事實上我也不好多說什麼啦(望
柳絮紛飛
4 years ago
大概就這樣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