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8
個人認為鬼塔的喪跟其他比起來可愛很多欸,比較少女一點。
硬要講薇格姊的喪跟布里奇的喪比較像吧,要說是自找?意味比較濃厚是苦中作樂。布里奇在講女性自身感受這件事情上比較多。
薇格姊比較喜歡開刻板玩笑而且恥度比較大,因為玩笑反而讓她的慘難以得到共鳴。
薇格姊的笑點比較讓我想到哈特,而且還找哈特演出XD
哈特本身並不忌諱開自己玩笑,更甚者玩笑出在自己身上,或許精神是一樣的,自己開始自己玩笑,這樣就算了。
(實在太喜歡哈特了沒有其他美麗的女演員可以跟她比QQ)
薇格姊設置的麥卡錫是不是就是美版的哈特,她雖然困難可是活出自己的人生,感覺實在太被激勵了。
身高也差太多了吧!!!!我忘記哈特超高的
想了一下差別在於薇格姊跟哈特都想寫出多種女性的面貌,但是還沒有到多元。我覺得那個多元在於深度,因為著重在笑點而不是著重在人生的體驗上🤔
講多種跟多元的差別在於,薇格跟哈特不會在意是否會談及到女權或是同志這樣的議題。單方面來說一般女性人生經歷中可能或遭遇到的挫折以及厭女經驗的體現,因為比較造成的自卑以及較勁表現。
那些比較我認為都跟厭女心態有關,不過幼一致心態都是想要打敗壓迫自己的母親。
母親影響最深卻也是心中最大的敵人。
然後女人也會變成另外一個母親,子宮是一個束縛,可是女性也是靠子宮孕育小孩得到另一種幸福。薇格姐的的伴娘群就是:單身女子/女子漢>準新娘>新婚妻子>家庭主婦,她提供的路只有單方向的一條,步入婚姻好像是女性唯一關心的發展而已,這方面比較單一。
母親是自己的未來,女兒是自己的過去,所以看母女關係的時候會像是在看鏡子。可是母親的過去會約束女兒的未來,這就變成了厭女的情節。哈特在結尾打破與母親之間的約束關係,至於葛薇稍微也有這樣的描寫,通常是母親不贊同女兒的改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