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喜鵲先生 正在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這是個超級慢的偷人
熔岩被海冷卻成一首詩
latest #20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不會排版的喜鵲中只能以這種方式貼文抱歉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大概是個既不是文連詩也算不上的東西
感謝畫很多圖送爺爺的薩夏中所以寫了小東西回禮
當時看完薩夏的設定腦中第一個閃過的詞就是標題『渡我以火』,火是取自雙諧音,來自熔岩精靈的『火』與薩夏追求的『活』,也象徵薩夏回歸火山或尋找活著的意義的選擇。
立即下載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先插個小軼事,明明是寫熔岩跟火山這類的題材結果這首東東是在海邊生出來的 難得放假為了找靈感跑到海邊的咖啡廳,邊看著海邊想起了火山灰淹沒龐貝城的情景(??????)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第二句山灰洗不去文明叫囂的煙塵也算是捏他一點點的龐貝城(?)這段是比喻由自然而生的薩夏進到沒有魔法的城市的迷惘,煙塵與迷霧都是指黑城上方壟罩的黑煙,在故鄉因找不到活著的理由而離開來到黑城的薩夏,在這裡看著別人奮力活著自己也學著如何活著,但在這座中日不見光的地方她能找到自己追求的答案嗎?不過看設定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然後讓爺爺中整理一下雜亂的腦袋
第一段末尾連接第二段的巨響代指兩個東西,一個是火山噴發的聲音,一個是槍響,對熔岩精靈而言火山噴發意味著生,對薩夏而言槍聲響起意味著死,在每次聽見槍聲的剎那,她會不會想起遙遠的故鄉,會不會又重新記起長老對她說的尋找生的意義呢?她曾看過自己的族人燃燒的模樣,但待在黑城看著其他生靈的生活方式會不會讓她對『何謂活著』產生不一樣的想法?不過我自己的感覺,似乎是產生更多迷惘XD
指是在這個人人也都在尋找意義的世界,也沒人有餘裕去告訴薩夏答案吧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所以最後一段也算是回歸最初長老給薩夏的選擇,回歸火山,或是離開族群,或許薩夏會在魔院的旅途中找到自己的答案,那答案或許是焚盡自己生命的意義,又或是回家重新燃燒。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越寫越語無倫次先拉線====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在海邊耗了整個下午的時間只完成了一個創作 振作啊我
暫無企劃
4 years ago
這算一種水火相容嗎(才沒有)
爺爺中的文字好美麗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Higan13: 大概是熔岩被海冷卻形成一首詩(亂講
謝謝茲瓦特中
暫無企劃
4 years ago
我覺得很可以 感覺在自然環境(?)中創作會比較順暢
所謂慢工出細活 耗整個下午也是正常的
(RIP)【薩夏中已死,有事請燒紙】(RIP)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Higan13: 嗚嗚嗚嗚謝謝茲瓦特中 其實會寫很慢只是因為斷手復健之路艱難(X)但在自然環境中創作對老人家復健幫助很大 (?????)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hole_project: NOOOOOOO爺爺來幫薩夏中人工呼吸 (住手
【TL】喜鵲先生
4 years ago
天啊看過太多美到不行的排版後覺得爺中真的不行
爺中你怎麼突然降下如此一份大禮 ......!!!偶只是畫了一堆小廢圖啊......!!!!咳咳,偶冷靜,好,冷靜......
覺得爺中的文字我只能用精粹來形容,字字切入要點,呈現出那種在自然與塵世擺盪的迷惘,那些問題我想,不管如何,是誰也難以回答的吧!
即使現在生在這隨時都在生死邊緣奮鬥的城市,但支撐薩夏繼續活著的動力也許僅是最純粹的求生本能。
比起部族黑城理應可以呈現給她更多不同的生活樣貌,為了錢財、夢想、家人、權力,人們總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而去「生活」,但這樣五光十色的世界確實讓她更加迷惘
WHY?為何而活?
講白話點就是對於生活提不起勁、庸庸碌碌地僅是服從著那些旨意。
然而我們何嘗不也可能是如此?在工作與假期之間的夾縫,「我們」自己又在哪裡?
總之,覺得爺中可以由那樣簡要的設定樓跟一篇創作就寫出這篇詩詞真滴太感謝又太感動嗚嗚嗚等爺有空必須要來交流嗚嗚嗚
不過其實薩夏的心思我也還在努力摸索建構......!
已經能帶給爺中這些感覺真的太好惹
尤其喜歡「答案或許是焚盡自己生命的意義」這概念,這很切中核心喔 .....(想幹嘛???
hole_project: 嗚嗚嗚嗚謝謝薩夏中好長好長的感想薩夏中喜歡就太好了 有切中薩夏中想表達的東西太好了
其實看完薩夏中的心得有點猜想,薩夏看見其他生命的掙扎會感到迷惘或許是因為她還沒找到自己究竟要為什麼而活吧,好想讓薩夏跟爺爺聊聊何謂活著,說不定爺爺的答案會出乎薩夏意料喔
你這是誘惑偶去跟爺爺喝養樂多嗎!等爺手邊有空必須來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