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保留注意力:
在你忙碌的生活中,不要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全放在外界和心智上,留一些給內在。即使是處理日常瑣事、面對關係、或親近大自然時,都要感受你的內在身體。感受深藏其中的默觀,讓當下之門保持敞開。(p.161)
15.聆聽靜默:
靜默是臨在的最佳載體,所以讀這張卡時,請留心那存在文字之間、文字之下的靜默。留意聲音之間的間隙。無論你身在何處,聆聽靜默是轉為臨在最簡單而直接的方法。(p.172)
11.留意間隙:
即使在與人交談之際,也要有意識地注意到字與字之間的間隙,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短暫間隔。這麼做,你裡面默觀的向度就會成長茁壯。(p.172)
9.完美的時刻:
你可以應付當下,但永遠無法應付未來,也沒必要。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p.113)
覺得今天莫名很準
17.觀察呼吸:
觀察你呼吸的韻律,感受空氣的流進流出,感受你體內的生命能量。無論是在你內或你外,都允許一切如其所是。允許所有事物如實存在,深刻地進入當下。(p.160)
獲得了覺知: #風 #臺灣朱雀 #台灣梅花鹿 #訴說
38.內在身體:
要與內在身體經常保持連結,關鍵在於:時時刻刻感受它的存在。如此,你的生命將獲得迅速的深化和轉化。你愈是專注於內在身體,它的振動頻率就愈會提高。(p.146)
7.接受你的選擇:
有什麼事是你現在「應該」去做,但你沒有做的呢?如果有,現在就起身去做。或者,全然接受這一刻毫無作為、怠惰又消極的自己,如果那是你的選擇。(p.113)
感覺好像有目標又沒目標
未來總是迷茫不安的
做好當下該做的事
有餘力就替未來做打算
只能這樣了吧⋯⋯
發一個今天運勢

我覺得太⋯⋯符合現在的我了
不過這幾天真的狀況都蠻好有在進度上
繼續保持
4.撇除舊有模式:
打破你否定當下、抗拒當下的舊有模式。練習把注意力從過去或未來之中抽離,尤其每當你以為不那樣做不行時。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跳脫時間的向度。(p.192)
12.保留注意力:
在你忙碌的生活中,不要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全放在外界和心智上,留一些給內在。即使是處理日常瑣事、面對關係、或親近大自然時,都要感受你的內在身體。感受深藏其中的默觀,讓當下之門保持敞開。(p.161)
5.行動:
不要在意你行動的結果,只要專注於行動本身。若能如此,自然會產生相應的結果。這是一個很有力量的靈性練習。(p.238)
8.沒有問題:
問問自己,這一刻你有什麼「問題」?不是五分鐘後的你,明天的你,或明年的你,就只是這一刻的你。當下這一刻有任何問題嗎?(p.90)
阿垎🦙一駝泥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覺得蠻準就截圖
24.負面心態:
每當你意識到,自己又出現了負面心態,不要把它視為一種失敗,而要視為一個有利的訊號。這訊號在告訴你:「醒一醒,跳脫你的心智,臨於當下。」(p.228)
可是⋯⋯可是我沒有時間了
8.沒有問題:
問問自己,這一刻你有什麼「問題」?不是五分鐘後的你,明天的你,或明年的你,就只是這一刻的你。當下這一刻有任何問題嗎?(p.90)
阿垎🦙一駝泥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獲得了覺知: #負責 #楓香 #明晰 #風鈴木
43.新意識向度:
當你聆聽自己的想法時,會注意到的不只是那些想法本身,還有正聆聽著那些想法的人-也就是你自己。如此,一個新的意識向度就展開了。(p.40)
39.停下來:
當你停止在那不斷掙扎、想逃離「當下」的強迫之感,本體的喜悅就會流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中。當注意力轉向當下的那一刻,你會感受到臨在、默觀和內在平安。(p.80)
花錢花到很精彩是嗎
花錢花到很迷惘是嗎
逃離當下就是不花錢
16.下一個念頭:
做個小實驗:閉上眼睛,然後問自己,「我的下一個念頭會是什麼?」然後,機警地等待下一個念頭的出現,就像一隻貓盯著老鼠洞一樣。老鼠洞口會跑出什麼念頭來呢?現在就來試試看吧。(p.125)

第一次看到翅膀
38.內在身體:
要與內在身體經常保持連結,關鍵在於:時時刻刻感受它的存在。如此,你的生命將獲得迅速的深化和轉化。你愈是專注於內在身體,它的振動頻率就愈會提高。(p.146)
12.保留注意力:
在你忙碌的生活中,不要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全放在外界和心智上,留一些給內在。即使是處理日常瑣事、面對關係、或親近大自然時,都要感受你的內在身體。感受深藏其中的默觀,讓當下之門保持敞開。(p.161)
四月快結束了
一下子就要年底的既視感
阿垎🦙一駝泥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獲得了覺知: #直覺 #守護 #木麻黃 #回首
19.上下樓梯:
每一次,當你在上下住家或辦公室的樓梯時,全神貫注於每一個腳步、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次呼吸。讓自己全然地臨在。(p.40)
20.內在的動靜:
養成習慣,常常自問:「這一刻,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這問題會引導你到正確的方向。不要分析,只是觀看。專注於內在,感受情緒的能量狀態。如果感覺不到任何情緒,就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內在能量場上。這是通往本體的途徑。(p.107)

No
11.留意間隙:
即使在與人交談之際,也要有意識地注意到字與字之間的間隙,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短暫間隔。這麼做,你裡面默觀的向度就會成長茁壯。(p.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