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江將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Fw: [閒聊] 有什麼架空台灣史的作品嗎?
冒名頂替的始祖:十八世紀一個正港的歐洲人,卻謊稱自己來自福爾摩沙?| 故事 StoryStudio
關於撒瑪納札的《福爾摩沙誌》
其實我有很深的印象
當年 2012 台北雙年展
「現代怪獸 / 想像的死而復生」部分就運用了該書籍
展覽:2012 台北雙年展-跨越博物館 / 林宏璋〈撒瑪納扎博物館〉福爾摩沙地圖
latest #7
江將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全新增訂版)
2012 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 / 想像的死而復生」,採用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書內的檮杌概念,說明中國文明對歷史、暴力、敍事想像的一端。
檮杌作為中國四凶(此外則為混沌、窮奇及饕餮)之一,牠能預知吉凶,隨時間流變轉而成為歷史的代稱,並有紀惡為戒的象徵。
江將
4 years ago
TAIPEI BIENNIAL 2012 台北雙年展
江將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回到撒瑪納札
喬治·撒瑪納札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跨越博物館」中的《撒瑪納札博物館》,撒瑪納扎作為一種外者越界而的詮釋,則呈現了一種對島嶼的虛構,那種對東方的誇張變態想像,是確立彼時歐洲其理性高尚的基礎。所以究竟是落後東方的野蠻為獸性?還是那種肆無忌憚的想像才是獸性?
立即下載
江將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台灣作爲現代歷史興起的現場,受過反覆殖民的試驗,民眾應該對這種受暴有某種共通經驗,很清楚何謂怪獸。
江將
4 years ago
2012 Taipei Biennial Spotlight: A Retrospetive | 數位荒...
江將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伊通公園 ITPARK
2010年由林宏璋與提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策畫的台北雙年展,透過改變展演方式反思「雙年展」本身的意義。10TB經由展覽和各種聯動計畫、衛星計畫、兩年計畫、9月的各種事件發動、影展等,透過「自我反觀」與「機制批判」,反思「機制」與展覽的政治性。
人們對於所謂的正常與秩序之認知,才真正具有最大的怪獸性。亦即是,這是一個互為表裡的怪獸,並且透過指稱那些「被排除的它者」所具有的怪獸性和怪獸形象,因此具有一種鏡面般的雙重性格。
江將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林宏璋老師哇
伊通公園 ITPARK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