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 想問大家創作的動力或慾望從何而來 如果休息了一段時間、也嘗試看很多作品、做些運動旅行之類的,...如果是幾年前的我,或許會比較好回答這個問題。那個時候,不在寫小說的時間,遠比在寫小說的時間更多,真的是需要一點動力,才會實際動筆。

現在的我的話……仔細來說的話很複雜,簡單來說的話,就是不寫小說,我就會死掉(炸)
雖然不見得會自殺之類的,但會很痛苦就是了。我是需要寫小說的。
寫小說對我來說,跟進食應該是差不多的事情。(雖然我也是可以一整天都不吃飯)

吃飯也有分填飽肚子的、吃好玩的、吃美食的、吃健康的、吃安慰的、吃社交聚餐的等等。創作也是一樣啦。
latest #44
這邊先不提工作方面的,只講個人自發創作的事情。
🖋⚓阿式🧣🌻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一、
有一陣子,寫作是用來處理我自己的情緒的。
可能和大家想像的、抒發情緒不太一樣,是類似這樣的東西:
馬路的分隔島上,不知為何,沒有種上任何的園藝植物。或許是因為這個分隔島太小了,工程隊就種漏了,也或許是曾經種過,卻枯死掉了,就沒有再補上。

本該光禿禿的土壤,長滿了雜草。細細長長的葉子,中間抽出了高高的莖,莖的末端是佈滿細密白毛的穗穎。

稱之為雜草,是純然的人類本位主義。不,也或許只是想要掩蓋自己的無知也說不定。
我再三回憶,也想不出它的名字。禾本科。我只能努力到這裡了。
禾本科的植物,在我看來,都長得相差無幾。若是平常吃的穀物,在長出飽滿的穗粒之後,倒也還能夠憑經驗找出些許身分的線索。但這種草地上隨處可見的小草,我真的不知道它的名字。
立即下載
雨點斜斜落下。在陰灰的天色之下,這片小小的穗子,看起來也有股芒花的蒼涼。

明明只是高鐵接駁車彎上高速公路前,短暫的驚鴻一瞥,這景象卻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連和同座的朋友聊起了正熱衷的漫畫,腦中也還止不住地想著。

要說是因為和這景色氛圍太過切合了呢?還是驚異於這小小的、不知名的草,位處於分隔島上,竟也能有種應只屬於山野和草原的蒼涼壯闊?
簡直像是在那注視的瞬間,被施展上了什麼魔法一樣。
還是下午時分。儘管是陰雨的天氣,但天空並非一片黑暗。雨雲和地面保持著得體的距離,在灰霧霧的雲層後方,太陽光隱隱約約透了出來,就如同隔著燈罩的燈泡,原本炙熱刺眼的光線,變得模糊柔和,柔軟得像是一首獻給大地的搖籃曲。

車身搖晃,預錄好的女聲,一個個報出站名。國語,台語,客語,英語。
接駁車切入了市區。一排排的商店,公園,廟宇。就快到了。
我按上下車鈴。好像沒有按到。友人又按了一次。
一次煞停。車門打開。臺南到了。
更接近是去捕捉某一個瞬間的氛圍與感受,並試圖從一個平常比較不會有的角度切入去觀看。
光是這樣做,我就會覺得好很多。
盡量地把鬱悶的、痛苦的情緒,昇華成美麗的文字;又或是從日常裡面,尋求一些細細的寬慰,跳脫負面的思考循環。
就算是寫同人,偶爾也會偷偷做這樣的的事情:
我心情越差,會越把這種東西寫得很美。因為在痛苦的時候,是感受不到快樂的,但是可以感受得到美。
然後,如果能有點暢然、釋然的感覺就更好了。
這種就一氣呵成,只會稍許琢磨文字。追求的是一種美和一種感覺。
動力就是因為我真的很痛苦,不想要再痛苦下去了,但我也不想繼續傾倒我的痛苦給別人,所以就把它變成美的東西,這樣每個人都會開心了。
說實話,別人又救不了我,只能聽我抒發,既然如此,何不把這種負擔,變成一種愉快的閱讀?
現在在休息的階段
跑過來看阿式的文字取暖
goiia: 不過我對我自己還蠻兇的,不知道值不值得參考(炸)
要是我連這樣轉化昇華的能力都失去了,那我還寫什麼小說(炸)
就去睡覺啦!
@R4J3 - 今天我腦內的露伴對仗助好不耐煩喔…… (<仗露仗分手>,<承花仗露排列組合>,下收)分手這篇也是前幾天心情很差,所以寫的。寫完我覺得怎麼這麼香,然後就很快樂(欸)
二、
覺得這個點子很棒,我一定要寫給大家看。
特別是那些有趣的點子XDDD

這就跟會想要和朋友講笑話/有趣的事情,是差不多的感覺。沒有什麼好說。
就用最舒服的方式,把想講的有趣的東西講出來就好了。
很多短文和微小說都是這樣子,也很多時候就是講個梗,就沒寫成文XDDDD
大部分是輕鬆好笑的東西。偶爾也有比較浪漫的。
R4J3:
通常寫文的人取向都會有點自虐(不要亂說)
我自己現在認知自己是:進到了一個需要重新調整生活步調的階段,所以被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逼去看,以前在生活中刻意忽略的部份 這段過程對我來說並不舒適,但卻是一種重新塑造生活模式的開始。

在文字裡面,有些地方我會用抒發的方式表現(寫福葛的情緒爆發),有些地方會用克制的方式表現(寫喬魯諾壓抑自己的情感),但那些終究都是我的一部分⋯⋯現在是有點用對話的方式,重新找回文字的節奏,也是一種平衡
三、
剛好有想要表達的東西。
同人的話,就是CP解釋,或是角色解釋吧。
單純平鋪直述沒有感覺,就寫小說(寫小說)
有時候會有很棒的東西出現。
無CP寫得比CP向更好(炸)

四、
有個故事在那邊,不寫就太浪費了(?) 很多寫一半的東西都這樣,寫不完也放不下(炸) 只有少數會真的被寫完。

五、 社交性的寫作。 送禮、點文、賀文之類的。

六、 餵自己吃糧。 這個基本上是最無腦地在寫,品質就那樣(就那樣)

七、 練手、暖手、維持寫作頻率/寫作量 創作者的自我修養(?)
前三項其實是我最大的動力。
但要維持寫作的幹勁,其實七也很重要。
goiia: 我也覺得
嗯嗯,人生階段轉換的時候,的確就是會有個陣痛期/適應期,但是度過之後,就會成長很多XD
我現在比較是,已經調整到某個相對穩定程度的狀態,所以這方面的煩惱就比較少XD
(但是新的焦慮也在冒頭就是了XDDD)

這方面的寫作,我就也是喜歡寫情緒爆發、虐虐劇情,或者是很溫柔的劇情。總之都是處理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 (thinking)
能這樣找回自己的平衡,我覺得是文手的優勢!
對了,編號順序有意義。
大概就是我動力的順序(炸)

然後寫文常常是不只基於一種動力在寫啦。
一通常是獨立的,但是二、三很容易混。
之後再來談,怎麼找到動力這件事情。
啊,當然也有想要展示自己、想要交流、想要求關注的成分在,但是那個離作品本身就太遠了,是無法直接轉化成創作的。
實際創作的時候也不會思考這種事情。比較接近是說,推自己一把,打開文件資料夾這樣。
打開之後,會思考的就是上面有標號的事情。
我覺得自己太吵的時候,也會跑去寫文消耗精力
啊,我悟了,就是因為我的寫作動力是這些,所以我開車的時候,才會瞬間冷掉啊。
不能單純為了開車而開車的意味。
R4J3:
覺得車可以獨立一個章節,因為開車是非常、非常、非常需要燃料的(??!!!)。

好開心可以和阿式聊到這些
對一、的這個部分也感覺很有共鳴
goiia: 看了阿涼的噗,也覺得阿涼講得好好
仔細一想,我覺得那個的過程,有點像是在冥想。就是集中在一點、寧靜祥和、感受自身與世界的那種感覺。

痛苦的時候,與世界是隔絕的,在那樣寫作的時候,就尋回了和世界的接點。
另一方面,也讓自己的痛苦,化為了可以被客觀看待的東西,從自己的體內剝離了出來。

車好難……我到現在還是不懂怎麼寫得好看,也老是寫得又卡又慢orz
有機會真的很想聽別人分享,自己是怎麼寫車的……
R4J3: 車的話,我通常是聽角色的(並且他們常常會選擇先幹架
XDDDDD
🖋⚓阿式🧣🌻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在不同的狀態下,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東西。有只有在那種狀態下,才創造得出來的東西;也有在那樣狀態下,絕對創作不出來的東西。

有時候就是需要放下執著,放下覺得「只有這種創作才算是創作」、「只有這種方式/狀態才創作得出東西」的想法,去摸索在不同狀態下的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R4J3: 我也喜歡冥想,一方面是澄清思緒,另一方面是體驗自己和自己好好在一起的感覺!記得不知道看過哪本書說:現代人害怕獨處。這讓我感覺,冥想和寫作其實是更好的訓練獨處的能力。讓自己在獨處的時候是舒服的,也能用更溫暖舒適的方式去對待這個世界
goiia: 嗯嗯,對啊~
真的是一種好好和自己相處的方式。
將生活影像轉換成文字那邊,讓我想到我在生活/看影視作品的時候也會試著把眼前的景象敘述出來 感覺明明是在描述眼前的平凡事物,變成文字突然就有了美感。或許是在轉化成文字的過程中取捨了些什麼吧,很不可思議
jkcp0815: 真的很不可思議!
就像你說的,是在取捨的過程中,額外地賦予了它什麼東西了吧(思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