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zi〃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rain_god - #性別 越往下滑心就越沉重...... 鏡週刊這次的專題做得很用心,大家可以在能...
受害人因影片外流、遭性勒索,受創程度超乎想像。挖面影片受害者無法證實影片為假,並感受真實暴力與羞辱,「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說不是真的,可是那個傷害、恐懼,是很真實的,恐懼就可以噤聲一個人。」

恐懼可能噤聲任何人,即使被害人是公眾人物,擁有一定的影響力、話語權,也可能莫名其妙深陷其中。
latest #8
zizi〃
4 years ago
「這是被全世界霸凌的感覺。」
「我們有點像是性侵的受害者吧,我知道我被欺負了,但是我要講出來的時候,要面對社會的眼光、還要去證明這件事情、過程困難重重。」
zizi〃
4 years ago
網路危害所產生的影響是持續性的,可能一輩子,所以有人稱為『數位刺青』
zizi〃
4 years ago
一劍浣春秋認為,在「換臉」深度造假領域,台灣的技術發展相比日本與韓國更為蓬勃發展,原因在於日本與韓國有合法的情色產業,台灣沒有。
立即下載
zizi〃
4 years ago
「網路愈方便,人思考的空間會愈來愈少」
zizi〃
4 years ago
目前,這套偵測系統只在學術界使用,尚未包裝成 APP 形式。未來若實際應用於社群網站,若不肖人士在臉書發布偽造影片,系統就能在 po 文時做初步審核,若抓到「可能有偽造成分」者,就先暫緩發布,「有(深度偽造)嫌疑的發文,就做第二次審核,暫時不要讓它流出去。」

但若真的這樣做,又可能涉及侵犯隱私與否的兩難。
「我們研發技術當然希望有人去用,但怎麼採用,才是最好的策略?我們去偵測,勢必要掌握資訊的流向,但是大家又會重視隱私的問題,所以可能又涉及隱私流向。」
若偵測出偽造內容,藉此作出內容的阻斷,「但如果這個阻斷出錯了,會不會影響其他人的權益?」
zizi〃
4 years ago
「造假技術愈厲害,就表示我們偵測技術一定也會跟著愈來愈厲害,但真的要做到全自動(偵測),我覺得可能不太容易。」
「我其實不覺得哪天我們偵測造假技術會完勝造假。人類社會就是這樣。」
zizi〃
4 years ago
希望在大家都能夠發聲的自由社會裡,不必等到有了那麼多的傷害以後,人們才能夠學會什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