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驗段了,也很久沒在驗段的時候發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太願意在社團驗收段的時候發話,原因可能是我不覺得我的意見有用,能夠幫助他們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再來就是是我真正認為是問題的,其實都不在技術上,都是在對表演的認知上,對自身性格執行到喜劇性格的展現有一段認知的障礙,其實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人設」。
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我早早就知道這個東西,而且早在我聽過這個名詞之前,在大學時期被指導老師直指「在台上沒有好笑的樣子,必須要有喜劇性格的展現」,我很快就知道我自己的位置,但一直很難表現得好,也因此遲遲沒有做好這個東西。
未完.....
回到這次公演的段子,驗了兩段,根本的問題都是這個,第一段驗的是甲蟲跟大棒的«姓名學»,大棒在面對內容有許多相聲基本技巧的傳統段子時,除了被框架住之外,也顯得相當吃力。
吃力的是他找不到在這個段子裡面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找不到自己在這個段子裡面可以發揮性格的地方。相較於上次的«買賣論»,明顯被貫口這個技巧給壓住了,因此始終擔心自己貫口的表現,進而影響到自己在這個段子裡面的發揮,最終呈現出來的是在其他內容上表現得太中規中矩,反而失去了他本身的優勢。
而這一段捧哏的甲蟲,還是對相聲的節奏跟狀態比較熟悉,其實真要說問題的話,都是在逗哏的發揮不良上一起出錯,但,問題最大還是這個,捧哏烘托的能力,以及在段子裡面自己的喜劇性格。
貫口的部分我至今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在文本上要切分出氣口,因為貫口之妙在於一氣呵成,弛張有度,明確切出氣口對於初學者而言會有大誤會,但甲蟲似乎沒有引導大棒怎麼練貫口,讓我迷惑著該不該問問,後來想想還是算了,這次甲蟲帶的,應該有他的考量吧。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