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先生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什麼都取消了就是學校巍然不動。
多了不少時間寫論文,也多了不少時間想想事情。
昨天陳杰轉發一部«小玉的墮落»,大概其在說一部關於YouTuber的紀錄片,內容紀錄了三個YouTuber其中一個就是小玉。
內容說的也不是特別令我訝異,就是說「小玉」就是創造出來的一個人物,而由「朱玉宸」來扮演,也就是所謂的人設。只是這個人設離經叛道、荒唐愚蠢,但是這個「角色」面對了觀眾,因角色的行為,進而帶來的負面情緒與壓力直接的影響了扮演者「朱玉宸」。
而扮演者也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與他的觀眾陷入混亂,扮演者把自己的人生綁在了數據與評論,觀眾則常常不知道此時在畫面上的是「小玉」還是「朱玉宸」?
未完.....
latest #7
我現在的論文內容是莎士比亞時代的喜劇演員,Robert Armin寫的其中一本理論著作«一窩傻蛋»其中提到了六個當時的丑角,並以此進一步區分喜劇演員的兩大風格。
分為「天生丑角」與「機智丑角」,在«一窩傻蛋»一書中Robert Armin首篇就以當時一名貴族名下的丑角-Jack Oates,除了惹怒他的主人之外基本上毫無用處,不斷製造各種事故,而絲毫不改進,我們可以想像他就是那個時代的兩津勘吉。
而「小玉」這個人物大概就屬於這個類型,無論是從外型或是行為舉止,我們可以將其歸類在「天生丑角」,但這個時代比起莎士比亞那個時代對人物扮演的認知並沒有複雜了些,Robert Armin在書中所指的「天生丑角」,他所舉的例子都是這個人天生的荒唐,甚至我們以認知是一種病理上的瘋狂,但Robert Armin在當時是以語言譏諷聞名的喜劇演員,可是在與莎士比亞合作時,也曾出演過在劇中的弄臣,也就是說在舞台上也曾演過「天生丑角」,所以我們可以理解,Robert Armin所區分的並不是不可逆的分類,而是一種角色,一種人設。
回到「小玉」,如果荒唐可笑的「小玉」就是「朱玉宸」,沒有角色與扮演的關係,兩者為同一人,一如上文所提到的Jack Oates天生不可逆的缺陷,那麼他可能會比起這個情況輕鬆不少,但這也是一種悖論,如果他們沒有這層關係,那「小玉」真的會讓人喜歡嗎?或者會出現領一個心理上的問題?
我不是心理疾病專業,我們將他的心理狀態放下,並為他祈禱他盡早擺脫內心的壓力與空洞。
但我想說的,其實還是表演上的想法,在這個時代喜劇表演的認知順序似乎回到了一個有趣問題,是人設先於技術,還是技術先於人設?
當然,沒有人設,技術只是一段處理台詞的能力,沒有技術,人設則會雜亂無章,最後崩塌。似乎兩者不可分離,否則前者空洞,後者毀滅,但我覺得倒是可以思考一下,究竟目前在表演上的問題更偏向何者?
笑林豪傑一直在我個人的意志之下,始終沒有真正的打開知名度,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歷年來我們不斷在技術上打磨,盡一切努力在相聲的技術上練習與實踐,不只表演,也包含了相聲的創作技術,似乎成果有了一些,起碼算是以此謀生,努力的活下去。
但這遠遠不是我要的,自身產量穩定與應變能力的增長,對應的是自己團隊知名度不足的窘境,這些問題似乎都指向我一直以來忽略,或說做得不好的東西,就是人設,就是喜劇性格,當然沒有基本的認知連表演和創作都不能做到,我這裡說的是如同「小玉」和Jack Oates那樣鮮明的人設,是連貫的可發展的人設,而不是一個段子就換一個個性,如果說這樣的話,的確是樣樣都會寫沒錯,但沒有基底與根本,技術難以得到妥適發揮,那就會變為「匠」而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