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巷弄裡的雪花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讀嘛讀嘛
#台灣推理
且讓我輕輕包覆著你——讀《跛鶴的羽翼》(無謎底) | 戲雪 - vocus
#舟動
〈
#靈術師偵探系列
〉長篇第二部。
兩部的外觀設計都很吸引人:濃厚獨特的民俗風,鮮明搶眼的構圖並緊扣主旨。特別是這部《
#跛鶴的羽翼
》,我沒想過棕木色能跟青藍色這麼搭,系列圖示也設計得很好,總之讓人光看封面就想買回家。
#舊文新噗
#民俗懸疑
#家暴
#山海經
#好書推坑
latest #20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將近四百的頁數、定價要三百六十元,想來購買前多少會有些猶豫。在此我向各位保證:
其一,這部根本不是新手作品,能把這麼大的篇幅、「家暴」這麼難寫的題材,駕馭得如此純熟流暢、扣人心弦,怎麼可能是新手作品呢!
其二,除了外觀設計用心之外,內頁排版也不是換段換句就空個三五行的灌水騙錢作品,而是因為這部本身的資訊量、文字量,原來就很豐厚,必須用上這麼多頁數才能完整呈現。
其三,擔心題材不適應的也可以放心,因為作者文筆生動細膩,讓人很容易進入狀況,而且雖然是講家暴,但沒有說教或批判的感覺,讀起來不會不舒服,此外「靈術」的部分並不會導致過份靈幻而空虛(在我讀來只是覺得很新奇),反而有紮實的推理過程,相信可以滿足大家。
最後,本部完全可以獨立閱讀,沒看過前一部《慧能的柴刀》也沒關係喔!
接下來進入心得感想正文,文長慎入。XD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這部讀起來真是感慨良多。
完全沒想到作者身為一位男性,竟能將家暴受害者的感受和處境寫得絲絲入扣。
我這麼說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因為在父權主義的社會裡,家暴本來就很容易被忽略,甚至被視為必要的存在:伴侶間打是情罵是愛、父子間不打不成器,所以身為優勢的一方,願意放下身段檢視這一塊,我認為很不容易,尤其看得出來作者做很多功課,並不單是在消費這個主題、往腥羶色等方向發展,而是真的有心去探討,穩紮穩打詳實記述,不怕讓整本書變得沈重而影響銷量,如此讓讀者們有機會能換位思考,我覺得很感動。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閱讀過程中,我不斷想起網路上的相關討論,以及朋友和自己的經歷。有些事,真的不足為外人道;若沒有親身經歷過,怎能明白其中的苦處?局外人批評很容易、做決定很容易,但局內人要考慮的往往不是旁人看得到的那些,還有最重要的:有些事明明知道,卻做不到。
我不會說什麼人跟人要互相體諒這種話(對身在勝利組的一方,「同理心」是沒必要的存在,因為他們根本不用別人同理,又何必去同理別人?),然而,當發現有人跟自己一樣,或有人願意為自己發聲時,想必可以稍微不感到孤單,稍微會有一點點站起來的力量。
感謝作者選這個題材,為所有家暴受害者發聲。
立即下載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感慨完了,回頭講講作品本身。
其中幾章以案主麗香為主視點來寫,從她的內心可知她是一位懂得為別人著想、有自覺的女性,之後在別的角色對她的側寫中,也看得出她是一位有行動力、對孩子溫柔有耐心的好媽媽,因此很容易讓人有認同感、代入她的角色。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好,兩個小孩恰恰好,按捏我要去找頭路,好好賺錢。」阿民牽起她的手,眼裡閃爍著婚前的自信光芒。
麗香相信阿民。對家庭的甜美憧憬,再度湧進她的想像之中。她回想,阿民上次對她動粗,不過是他情緒上一時的煩躁罷了;阿民是顧家的好男人,這點絕對沒錯。這也成為麗香為他再生一個孩子的理由。(第20頁)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當然,事情沒那簡單。
身為旁觀者,我們都知道家暴會一再反覆、越來越嚴重,但對當事人來說,當初就是認定對方(施暴者)愛自己、像文中所提是「顧家好男人」,才會嫁過去,在這個前提下,特別是像麗香這種善良的人,出狀況時第一個必然是檢討自己:是「自己」害對方「變成」這樣的。(小孩被父母施暴也是,會認為是自己不乖。親子這類家暴在本書也有展現。)更何況還有傳統觀念壓在上面:夫妻爭執本就難免、夫妻要不離不棄等等。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此外,其中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對家庭的甜美憧憬。這也是為何「在原生家庭得不到關愛」者,會急於(在外人看來,看不夠清楚就叫做「急」)成家的原因,因為他們想離開原生家庭,想要有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只可惜這個憧憬越強烈,越容易被心術不正的人趁虛而入,越容易重蹈父母覆轍。
尤其兼具美貌和善良的女子,特別容易發生這種悲劇:美貌易遭同性嫉妒排擠,難以交到同性好友;需要幫助時,在家人和同性朋友無人伸出援手的狀況下,也只能握住異性伸來的手;而這些異性裡,有幾個不是覬覦她的美貌呢?加上她的性格若是善良,必然容易自責、心軟,這時就會被吃人夠夠,等發生慘劇、求生本能覺醒時,已然太晚。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麗香就是這樣的女子。作者把她的美貌、善良,還有這些不為人知的處境,或直書或側寫地,在讀者面前交織出她這個人。整本讀下來,引人無限唏噓;曾有過同樣經歷的讀友,必然有更深的體會,因此我說這本很寫實,光第一章就讓人喘不過氣。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西方傳來的醫療體系,即當代的主流醫學,本質上帶有強烈的父權特性。」
(中略)
「醫生給受暴者診療後,未考慮受暴者的心靈狀態,武斷地表明有傷、沒傷;且檢驗無傷的狀況下,甚有醫者直接予以受暴者道德評價,主觀判斷受暴者至醫院居心叵測。諸如上述種種,可謂--醫療體系將手上握有的知識當成權力,蠻橫地於受暴者面前操演。」
「也就是說,受暴者大多是女性,她在家遭受的對待,和去到醫院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樣的,有濃厚的父權思想?」(第253頁)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有沒有試過誤入水深區域,想游上岸,旁邊的人不但不幫忙,還酸言冷語,甚至往下推你一把的?
其中幾個角色,會讓人體驗到「知人知面不知心」,原本讀者跟主角一樣視之為好人的人,後來才知道並不是,甚至相反,某些看似善意的話語或行動也是,不能盡信,只能時時提高警覺、保持清醒,然而三不五時就被打被罵、孤立無援的人,站都站不穩了,要如何拒絕對自己伸出、看似溫暖和善的手?
除了麗香,書中還借由不同的角色寫出各種不同的家暴案例(精神虐待、情緒勒索也算是喔),還探討家暴的文化起因、演變(第257頁)、以及「暴力控制輪」,並釐清眾人對家暴的誤解(第254頁)等等,當然還有實用的部分,比如如何求救、驗傷程序等等,我這裡就不摘出來了。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另外分享幾篇我讀相關書籍的摘要筆記:
《冷暴力》言語精神虐待
《冷暴力》(精神虐待)書摘及心得感想 | 戲雪 - vocus
《媽媽的公主病》自戀型人格母親
《媽媽的公主病》書摘筆記 | 戲雪 - vocus
《婚姻的幸福科學》
[書摘] 婚姻的幸福科學 @ 戲雪 :: 痞客邦 ::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我還要特別推薦一部日劇《MOTHER》,由松雪泰子和蘆田愛菜主演,
講受虐兒和母親們的故事,畫面很美,音樂動聽,連預告都很催淚:
日剧 mother 预告片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而不懂什麼是無形家暴的還可以看這部短片:
《新居落成》
源日工作室 :新居落成
「若您也從影片當中,感到無形的苦與牢,您已更靠近她們一步。
「這一步,很可能成為她們生命中的一線光芒。」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再分享批踢踢婚姻板的相關文章:〈如何協助被家暴的友人〉
Re: [苦惱] 如何協助被家暴的友人
請一直當她的朋友 提醒她她自己的優點
你會跟她當朋友的原因 像是她很有趣 很溫柔 很體貼 或是巴拉巴拉任何的事情
讓她相信她自己是有價值的
Re: [苦惱] 如何協助被家暴的友人
對我一個婚暴社工來說
我的案主選擇隱忍、離開或不斷反覆在離開與否的矛盾之中
我都是支持的 我只有一個立基點 就是
我的案主可以在我的陪伴下逐漸產生因應暴力的力量
可以讓他自己或小孩降低對暴力的恐懼 也逐漸產生力量面對不斷變動的生活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可是要注意:
曾有人一聽到被害人想離開先生,馬上教被害人怎麼離開,提供過多的救助資訊,但被害人其實還未完全做好心理準備,此時給予過多的訊息,反而會讓被害人心生惶恐,或許還會產生不當壓力,覺得退縮、反感,最後使得被害人對於繼續停留在夫妻關係的想法更加湧現心頭。(第176頁)
以上這樣看起來是不是超沈重的?
我可沒有要嚇跑大家啊!
別忘記「家暴」只是題材,那些不堪的案例在書中已幾乎都是過去式,實際在裡頭走跳查案的是昊義這位現役警察,此外尚有咱們靈術師劍軒、助手婕妤,和中醫師倉城,三人會擔負起耍寶(?)的任務,沒事就動動嘴皮吃東西、自婊,以及置入性行銷(比如第245頁XD),讓你不笑都不行。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當然,能一路讀到完,必然是因為這個故事有「希望」的存在。
悲劇已然發生,之後呢?
我們都在等著偵探大展身手。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說來這個偵探在本作裡實在不甚討喜,愛擺架子又愛吊書袋,一說起冷知識,就滔滔不絕,絲毫不管其他人想不想聽,還一付「你家死人甘我底事」的態度,真想一拳給他扁下去。好吧,或許正因為他的冷漠(X)客觀(O),才能理性地處理好這些案件,不然換作一個熱血(X)衝動(O)的人,大概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吧。
幸好作者顯然拿捏過比例,在本作中,沒給讓人出戲的宋劍軒太多戲份,達到傳遞知識(後記中有說到這是作者的寫作目標)又不至於影響敘事步調的效果。說一句不怕冒犯的話:〈進化的引信〉雖然是得獎作(註),但我完全沒讀出同系列的長篇會這麼精彩,大概也是劇情比重的關係吧。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註:〈進化的引信〉收錄在第14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天蠍之鉤》,並獲當屆首獎。 想收集〈靈術師偵探系列〉的讀友不要錯過。
第14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天蠍之鉤》讀後 | 戲雪 - vocus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是說,我很擔心會虎頭蛇尾:前面花大把氣力鋪陳,最後卻全部推給靈術解決,這樣會很假,畢竟現實不可能如此,就會很空虛。幸好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就像武俠小說裡,光有一身武藝並無法行俠仗義,還得搭配一顆能透析實情的聰明頭腦。所以咱們宋劍軒除了有高強的靈術(?),分析起案情來,還真有兩把刷子,讓人心服口服。
至於書名,讀完全書、闔上書頁,我才幡然醒悟何謂「跛鶴的羽翼」,不禁讚歎命名的巧思,畫龍點睛地,讓本書變得溫馨,甚至飛揚起來。
最後,大家不如跟小義一起想想這個作文題目:
〈家人是什麼?〉
巷弄裡的雪花
說
4 years ago
噗友若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擊拍手,讓我能得到讚賞公民基金會的報酬,感恩。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