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廢】
一口氣補完了<天地創造設計部>。
之前在G+聽到有人說,不知道作者是支持創造論還是演化論。我雖然不知道作者支持什麼,不過喜歡這一部不但完全不跟相信演化論衝突,反而還對學習演化很有幫助XD
因為這部很完美的示範了「天擇的限制」是什麼。
latest #11
掰噗~
說
4 years ago
你說了算~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如果對演化一知半解的話,很容易產生一種誤解,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天擇出來」,例如會飛的馬(?
然而天擇不是萬能的。最用力抨擊這個觀念的人就是Stephen Jay Gould,我想他如果還在世的話應該會很喜歡這部XD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在<天地創造設計部>中,主要可以看到兩種限制:一是祖先的限制(phylogenetic inertia);二是物理化學環境的限制(physico-chemical constraint)。
立即下載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先講第一個:祖先的限制(phylogenetic inertia)。
在此作中,每一種動物的設計都有一個原型,再用這個原型去修改,成為新的設計。例如將馬的脖子和腳拉長成為長頸鹿等等。
真實的演化也是這樣的。所有生物都有祖先,天擇只能以祖先留下來的原型作為基底來修改,並不能自己創造出新東西。達爾文說,演化是一個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的過程,翻成中文大概的意思就是「稍作修改後傳下去」,在此作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概念。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因此,有些東西是非常非常不可能演化出來的,例如背上有翅膀的馬或人類。四足類的祖先就是只有四根附肢,任何修改都必須從這四根附肢來改,要長出新的附肢,很難很難。就算要產生會飛的四足類,也是讓現有的附肢變成翅膀,例如鳥和蝙蝠,而不是長出新的附肢。
當然啦動畫裡要產生天馬就是直接加上翅膀,動畫難免比較誇張嘛XD 不過基本精神是一樣的。
不過有一點須注意的是,動畫裡展現出來的,只是phylogenetic inertia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演化歷史。比方說,奇異鳥的祖先怎麼可能是老鼠啦XD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再來,就是物理化學環境的限制(physico-chemical constraint)。
我們都是生活在同樣的世界,都會受到一些共同力量的影響,例如重力、氣壓、溫度等等。生物是不能超脫物理法則的限制的,因此,有些東西行不通就是行不通。
以此作中的例子來講,受到重力的影響,馬就算有了翅膀,也是不可能飛起來的,除非有了滿身肌肉、隨時排泄以減輕重量等等。除了物理的力量,也有化學的力量,例如獨角獸為了長出那~麼大的角,必定會缺鈣。
真實世界的演化也是這樣。例如,人類為什麼部演化出更大的腦容量?因為陰道口的大小是有限的,人類已經夠容易難產了,頭部再大就生不出來啦~XD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除了這兩點之外,天擇其實還有其他限制,例如基因上的限制。
所謂基因上的限制是指:必須要有各種不同的突變,天擇才有材料可以篩選。如果沒有產生這樣的突變,就不可能出現那樣的東西。這點在天地創造設計部中比較看不出來,或許可以想成,要是沒有人有那樣的點子,環境再怎麼多變,還是不可能產生那樣的生物。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總之,天地創造設計部很好的示範了一些重要的生物學觀念,不僅僅是可愛的小動物豆知識而已。推薦大家去看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心得】動畫<天地創造設計部>與天擇的限制 - 許阿鳥 - Medium
起步衝刺🍬映晴
說
4 years ago
這部真的在紓壓可愛的同時又感覺得到在合理性(?)方面的用心,看得很舒服w
牙鳥♪極地海鸚鵡
4 years ago
sunny5512373
: 對wwwwwwww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