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memo:三級的資訊焦慮結論是,2020的顏色,因為自己不是青少年對世界變動的反應已經相當地遲緩,但是千禧後20年的網路和手機改變的事情已經滲入太多太大了。以至於前面30年對世界理解的知識可以說都幾乎失去效用。例:當代中國、(電視新聞)媒體的概念、行銷方法、與集體-個人日常結構有關的層面。或者只是簡單地自己的資訊接收方式封閉而已。 嘻哈文化裡的小朋友可以看到:脫離學校教育(確立大學教育文憑無效)自學的思考路線、美學建構(對我來說超級奇怪)、生活經驗的反思、翻轉語言使用以及對網路媒體的熟悉度、美國嘻哈文化的植入-全球化(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雞排妹在2016年就不接電視節目的策略對我來說已經很驚訝了,嘻哈小朋友在youtube節目上談演算法和IG又更確立族群的斷裂性。只接收電視節目的年齡層和只接收網路節目年齡層
latest #32
DDT
4 years ago
基本上我已經20年沒有看電視了(從16歲開始住宿舍、租房子),但每次回家看到媽媽看的電視在20年的變化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這幾年youtube能夠看到的領域觸及好多---(陷阱,多是有哪些,and一定無法被納入的又是哪些-) 看了俄羅斯節目製作到阿富汗進入鴉片問題的節目,還有中國央視,到三級才第一次看中國節目是哪裡有問題,似乎這個年代看中國網美和抖音也是一種日常經驗,呼
hayato
4 years ago
哇,你在youtube怎麼可以找到這麼多東西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好像突然就可以出去同溫層了
立即下載
DDT
4 years ago
EP12 「Asiaboy 禁藥王 & Lizi 栗子」 麥什麼音樂I NEXHYPE RADIO這兩個小朋友一個19歲禁藥王(所以是千禧後)Lizi大概20初(父親是緬甸人身分應該是新台灣之子)他們的饒舌歌語言是粗俗-陽剛-厭女但那只是形式(意符),仔細看他們訪談會看到很多經過許多反思後的清晰論點,一樣是國語但語言(文化)的使用邏輯完全不一樣。PiNkChAiN紅粉鍊人 - ZENRAWGOD禪饒之神 這超過我的認知但姑且理解用meme邏輯建構的美學,醜和低成本廉價感、高自由度的象徵符號,對主流文化的反叛,他們的外型對我來說超級奇怪以致不能理解,但它們確實是有意識的將美國的嘻哈文化拼貼在個人身上。想要打破同溫層的話覺得上面訪談蠻值得看的。(兩個人是念東南科技大學和崇右科技大學休學,他們靠自學累積的獲得確實超越學校教育能夠給予的太多了)
DDT
4 years ago
RT不知道能不能理解成俄羅斯的公視但很有意識的用英文,因為想看中亞的地圖但google的地球實驗室不夠用,才查到歐洲的衛星電視,但是要付費,(言意之下以暈事為目的應該是有能力透過衛星俯瞰地球上各地區) Afghan Overdose. Inside opium trade | RT Documentary
DDT
4 years ago
自己有買的媒體是端傳媒,giloo和youtube,主題最喜歡的還是giloo,自己的興趣netflix也有蠻多中亞之類的節目有好看也有還好,netflix的影集對我來說已經是突破同溫層豐富度也夠(雖然其實很少看),youtube以前都是拿來聽音樂,最近有各種節目和動物直播,會觀察到身邊的人放空時會在上面看人家挖耳屎或是擠粉刺(自己不敢看但對觀看者來說是一種紓壓的娛樂)打蟑螂之類,不知道還有甚麼其他的以前電視時因成本而不會出現的類型...@@
DDT
4 years ago
因為政治傾向限制了對中國的好奇,很喜歡重慶的市貌,這篇有點像誇張很多的政大XD (搭電梯上山) 重庆为什么叫“山城”?其他城市17楼在你头顶,而重庆的17楼就在你脚下 !(8期)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我看了一下覺得RT蠻有意思的,我對於中亞蠻陌生的,但始終覺得想要了解他們的許多文化。不知Netflix有哪些跟中亞有關的影片呢? Giloo我也買過一陣子,之前看過一個重金屬樂團到北韓表演,那種文化刺激還令人蠻驚訝的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我對政大宿舍後面那邊的高低差比較不熟,以前讀東吳也有那種平地進去不是一樓的XD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如果不限定中亞的話超硬派美食大搜查 | Netflix 這個節目很推薦,每個地域上的差異與政治條件對自己降落在台灣的機率會更立體的感受到,黑色旅人有中亞三國可以看到前蘇聯的太空站等。其他還沒發現比超硬派更好看的。重金屬去北韓的片名是甚麼呢?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哇,沒有去過東吳外雙溪校區 好特別。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感謝推荐,可以再來買一個月的Netflix了,這類資訊沒有特別關注似乎就不會得到(對我來說)。那個重金屬樂團到北韓表演的片名叫「北韓搖滾解放日」~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哇 是前南斯拉夫樂團耶!giloo現在還看得到 感謝推薦~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也謝謝你的推荐啊~我真的覺得北韓那部蠻酷的XDDD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很想和晉呈交換意見 我看完對Laibach的政治立場有意見,他們的內涵被北韓選上這件共產世界的美學呼應倒是真的很有趣,另一種邏輯表面上好像合理(原來有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實際上根本看不懂他們交換了什麼樣的價值>>>秘密語言交換是喜歡的部分(共產世界真的有他們關注的象徵型態,之前看中國歌唱節目三個辣妹唱激昂的穿窄裙唱電子節奏山歌也是震撼到,這種土味的喜好我們已經消失了,但他被中國再生成流行文化)
DDT
4 years ago
表演時看起來很乾(真令人傷心),台下觀眾的反應蠻難說是好的反應,無法理解北韓人(其實是北韓1500位權貴)受到的文化衝擊,表演結束時接連站立拍手最後全場站立拍手,我(作為共享東亞儒家-集體背景長大)看起來那站立是為了-邀請外國人表演圓滿落幕:我們不是孤立封閉的國家而鼓掌,並不是為了Laibach。
DDT
4 years ago
結束時Laibach的團員說這是對樂團相當有意義的一場演出,這樣的認知令我感到非常失望。創作音樂、表達音樂與影像的呈現如果不受尊重的一再修改、刪除扭曲的意識型態(那像是納粹符號、德文是納粹的語言、裸體的雕像不能露出),Laibach在這樣的政治情境下,他們在還有可能成團嗎?失望的點是可以理解為了工作試著唱北韓歌曲,或是Doremi等軟性符合北韓意識的協調嘗試,但是在表演結束後表達了正面經驗(即時是場面話)還是有點難過。但最珍貴的還是:每道牆上都有裂縫,是否要讓裂縫裏的幽靈出現。 這句話還是可以用來反思資本主義,就不會出現氣候變遷議題的歌曲也是蠻有趣的(或是有只是我不知道)許多價值還是不知不覺被ban掉了。
DDT
4 years ago
我想在北韓的政治型態下還是有幸福的人,哪裡都有與自己身處價值相容的人。裏面南斯拉夫的經理?經紀人對集體主義的描述很中性,他沒有說沒效率,而是陳述決策方式的差異,他們的態度大致上相當的歐洲,(溝通的語言)以自己的程度能看到斯洛維尼亞的性格只有陽剛的部分而已。
DD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3xy6rWxzwx9xDJfLis3DO.jpg https://images.plurk.com/3Mpeg1iNPRhe3YXbOkpzbP.jpg (手牽個沒完,到旁人開始移動也不放走)https://images.plurk.com/2loXKEKKuIkt7ezTkLgGyf.jpg 看到才想起來我好想要這樣的關係,真的非常羨慕。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謝謝晉呈推薦,看到好多東西只能先表述這些> <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我覺得你的觀察超級細緻耶,很多文化或價值面的東西在你的觀察下被揭示出來。我可能要一邊想一邊慢慢回覆,初步覺得北韓這邊似乎不是很懂Laibach在做什麼,但在某個角度上邀請他們來表演可以顯得北韓事實上並不是那麼封閉的一個國家(就如同你所說,大家拍手是因為我們不是孤立封閉的國家而鼓掌)。你覺得北韓會找上他們所關注的象徵型態是什麼呀?另外我覺得Laibach雖然音樂跟畫面被東改西改(印象中團員好像也蠻不開心),但最後卻說是有意義的演出,我自己是推測他們成功地偷渡了一些東西到北韓裡 (搖滾、金屬的反主流精神?還是說他的音樂裡面有更深的文化像徵?) 然後你說的裂縫幽靈也蠻值得深思,我也再想一下看看。或許有可能只是在紀錄片中給北韓一個面子,但如同你說,非常可惜的,那種文化政治衝擊的負面經驗沒有被說出來
hayato
4 years ago
我印象中有一段是團員要集體外出,然後其中一位類似團長的A缺席亂跑,團員很緊張,但A就是想去看看私底下的北韓人民在做什麼。很奇怪,他亂跑的那一段給人一種人們都小心翼翼的感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藏著什麼東西。然後他們要去拍紀念照的時候也是,只能從允許的特定角度去拍。
hayato
4 years ago
關於Laibach演唱會後拍手那段,確實我也很懷疑人們聽到了什麼,我自己(也許是腦補)會覺得那是一個很衝擊的現場 (我也預設北韓的人沒有聽過搖滾樂或金屬樂,不是五月天那種),Laibach的東西就算在台灣都非常的另類與小眾甚至無法接受,竟然可以在北韓的國家級場地跟檔期進行演出,然後人們就這樣活生生地接受那個衝擊 (雖然很可惜那個傳統歌曲的大改編好像被沒收了)。我不知道這該說是一種交流還是衝擊力道有到暴力的程度。
hayato
4 years ago
然後蠻好奇你提到北韓的政治型態下哪裡都有與自己價值相容的人,怎麼說呢
hayato
4 years ago
(我想我也要再想想為什麼資本主義下沒有環境保護的歌曲…)
hayato
4 years ago
啊啊,當時我也看了這一部 (對我來說很衝擊,一個導演想要拍一部模仿紅衛兵的戲,結果在封閉環境裡假戲真做)
Giloo紀實影音《入戲 In Character》
DDT
4 years ago
xcloudx: 入戲也還看得到,謝謝。
DDT
4 years ago
其他的點,1南北韓兩兄弟對彼此都是思念的故親互相想要統一(台灣對中國有這樣愛意的人也有但會相對邊緣很多,大部分是中國單戀台灣),以及彼此都恨日本在同一陣線,從這裡會意識到目前東亞的平衡還是有變動的可能。(真的有遇過南韓人希望和北韓統一,不希望的也有)2片中的工作團隊彼此在這樣的差異下還是完成蠻厲害的,a 提名Laibach的人應該是拍片時已經超過40歲(起碼和Laibach 同世代)的高官,他政治立場堅定認同共產黨,但享有特權可以關注西方音樂,有點好奇是從那些名單過濾出Laibach 的,b 北韓官僚的老化,翻譯李先生和其他技工?音樂廳工作人員比例年紀大都是中年叔叔,只有一個態度很差的年輕人應該官二代被丟出來栽培,c溝通方式的半透明,李先生的翻譯相當重要他必須協調兩方,另一個女翻譯不知道是不是南韓人她的身份好奇
DDT
4 years ago
晉呈記憶真好,團員外出跟刪減演出節目我會理解成注重平面的形象,理想的北韓形象必須成為真實,使得外國人不能看到和理想北韓以外的形象牴觸(我想也有避免安全風險之類的),而外國人的表演也必須符合北韓對世界的想像。共產黨如果是一種宗教,我還沒辦法說得更清楚,Laibach 也還沒有去研究背景,但是他們鼓動,對人得情緒產生高度煽動性的方式(共產世界裏對我國的崇高而熱淚的歌唱國歌)是用某種集體去換置的信仰元素,講原本的世俗元素升高到超越的部分,那樣的力量覆蓋了某些(表面上大部分的)人。而對傳統價值與英雄形象深深認同的人打從心裡服膺與崇拜,就是幸福的北韓人吧。不知道這樣的人有多少,只是想試著承認他們價值觀的真實性,畢竟人口比台灣多(如果數字正確的話),我們對他們的看法對他們的生活情境是異物,也擅自作主。
DDT
4 years ago
在習慣全球化的時代,北韓人對西方的抵抗,不知道能不能類比清朝和傳教士的情境,。西方是異物具有力量會吞噬,或是直白,具有一定程度的非人,但口味又不能太獵奇。晉呈想像觀眾的文化衝擊,想想Laibach 的選擇還是還有意義的(謝謝你),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難過了起來,南斯拉夫已經不在了,他們到北韓也找不到年輕時的鄉愁。噢,跟性別有關的是他們稱讚北韓女團唱得比米蘭好,這價值判斷不是事實,而是他們對東方女性纖細柔順(支配性高)形象的愉悅。也許我過度詮釋了,之前看前南斯拉夫女藝術家的自傳看到,那邊早期的女性地位低的片面形象對我來說蠻可怕的。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謝謝你的回應,我也想一下喔~~
hayato
4 years ago
hateall: 經你這麼一說,我理解到的是北韓與Laibach的合作存在著異文化與共產主義的張力,不曉得他們是否真的有體會到彼此的共同感,但我覺得跟官僚有點困難,可能只有在街道上的時候比較有機會。不過在異文化的方面,似乎北韓也想要試試水溫,輸入現代文明世界的象徵。(有這麼多音樂可以選,為何不是古典樂,流行樂團,而是另類搖滾金屬?還是只是碰巧而已)。我自己對你說到的搖滾音樂英雄化(甚至是造神) 有點感觸,搖滾樂一開始應該是一種反傳統的象徵,但是在演唱會現場卻很像宗教儀式,觀眾進入忘我狀態,完全地投入在音樂的氣氛以及搖滾英雄的身體動作中 (想想Queen的舞台動作) 那種場景近乎救世主的降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