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izizi:
bwmarvns: 網路上想紅的人很多,要講得頭頭是道才有觀眾。有沒有專業,就難講了。(台灣一堆精神科醫生出來說防疫怎樣怎樣爛就很莫名奇妙) 說到參與度,我覺得這跟生活圈有關吧。男同志好像除了像跳水這種比較
肉感的運動才有專注,不然對運動新聞好像很少講到。我認識的女同志就對(南非的)運動有興趣得多。南非人對運動投入,所以每天新聞都有報奧運消息。
台灣自從世大運時,發現原來我們也有很多能人,不是
東亞病夫。看國際運動其實有投射感,不再只是選手的對決,而是國力與國力的角力(所以台灣贏中國時,比贏日本韓國更爽)。台灣最近幾年來對運動選手終於有投注,不然以前當運動選手會被說沒前途,是很艱辛的職業。(在絕地開的花總是比較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