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
主要是劇本好壞這件事,雖然大家都會覺得這點很主觀啦
石川夏子,石川的風格完全彌補了這幾年來FF所欠缺的要素
織田万里我覺得完全不行,他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寫LYSE,但是玩家完全沒感覺
國外玩家也在吐槽Conrad的死,Conrad的死在劇情上完全沒作用,玩家也沒感覺,到底......?
老實說我覺得寫最好的反而是芙拉朵,她是阿拉米格線唯一一個有把行為動機交待清楚的角色
老實說阿拉米格線到底講了什麼我現在回想也想不太起來wwwww
我有印象的都是東方篇,然後恰好東方篇就是石川有參與的
因為我對劇本的標準蠻嚴格的,然後我覺得寫的好的大部分都是石川寫的,就覺得......?????
例如5.0的一堆配角,現在的回憶起來的人有很多,每個人戲份都不算多,但是描寫都很立體
角色深度很重要啊 我只是想喊這個
FF系列這幾年被詬病的點就是堆設定堆太多,根本本末倒置了,人物描寫跟玩家的共鳴才是最重要的啊
我覺得是以前的FF對主角的描寫還沒那麼深厚,所以那時比較沒感覺,空白的部分都能由玩家補完
但是現在的遊戲在演出上強化很多,編劇的功力就變得很重要了,能藏拙的地方少很多
其實我覺得王國之心系列現在那種根本沒人可以解釋清楚的設定很噁心
這邊應該多著墨一點,而且空降領導者真的很怪......
這邊LYSE乾脆的把位置給別人我覺得還好很多......
我都是憑印象打的,我完全不記得阿拉米格到底講了什麼
我不討厭LYSE這個角色,我只覺得很可惜......
還有演出問題,石川負責的部分感情上的演出我覺得都好很多
反例是亞歷山大篇,ミーデ的部分應該是要描寫得很感性,但是整篇下來我感覺不到ミーデ有什麼情緒起伏耶(主要是演出上的問題)
ミーデ作為整篇核心雖然也是有敘述,但是感情面的演出真的好平淡?
相較之下omega篇最後的那幾句對白我真的好印象深刻......
我整個石川腦粉耶我要冷靜一下
希望FF的製作團隊能從石川身上學習到怎樣寫人物才能引起玩家的共鳴
然後我覺得3.0其實寫得超棒的,尤其是旅行四人組,小少爺 大師兄 冰之女巫
這三個人的發展曲線都非常完整,行為動機也有明確交待
其實我很希望伊賽勒跟艾斯提尼安在一起
但是FF14每個CP都會被拆
桑柯瑞德跟敏菲莉亞 拆 (不過也有人覺得這對是親人)
最後根本只是為了讓LYSE上位才死的吧
捷諾斯就典型那種神經病便利反派角色,連描寫都不用的那種
米黛我覺得還好欸,就是打擊太大把感情壓下去的感覺,(而且她跟男朋友設定上偏科學家,理性一點我覺得算是合理)只是如果可以更強化哪個壓抑的痛楚應該會更有感覺
omega我到後面真的有被omega的思鄉之情觸動到
另外誰說FF14的cp都會被拆的!
你看西德跟尼祿不是很幸ㄈ
4.0大版本我比較喜歡的還是大草原那邊,
除了童貞王很鬧還有各部族的風俗跟觀念差異蠻有趣的。
我一直覺得很可惜,戰爭這個題材明明就有各種人性與立場衝突、心境以及人生的變化等等超級有戲劇張力的地方可以描寫,結果超平淡
看看博滋雅戰線,雖然有些地方想吐槽但是整體上還是表現出一些關於戰爭的殘酷跟立場衝突
fengland: 大草原那邊也是石川寫的,那邊我也很喜歡,每個部族都寫得很有趣
fengland: 伯茲雅跟伊瓦歷斯是松野寫的,他有說這篇評價在日本也是褒貶不一
松野主筆的部分我覺得也有點微妙,像是ミコト在描寫上完全是老式冒失娘(好幾年前才會看到的那種)
googleミコト還會看到這個
OMEGA玩完我就超感動
fengland: 戰爭題材能發揮真的很多,像佛拉朵那邊我覺得就寫得不錯,從蠻有趣的角度去切入國族認同的議題。但是和LYSE有關的話整個情節就變得很兒戲,我完全不覺得後面LYSE有資格去嗆芙拉朵,這邊搞得也像是做球給LYSE發揮。
(啊我對LYSE真的意見好多)
好的遊戲腳本家不多,吉田P要珍惜石川大大啊
啊戰果紀錄我很喜歡就是了,那邊說故事的方式是目前FF14比較少見的。
(路過)織田的專長是世界設定 目前已知基本上ff14所有部族的命名原則都是他負責的另外還有第一世界的文化等等的
前廣(3.0前的主線擔當)淡出ff14第一線的時間蠻早的(應該是去做ff16了) 我猜織田跟石川兩個人那時都還很菜所以營運決定雙寫手體制 不過石川明顯劇本更強一點所以基本上5.0之後石川的寫作工作量更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石川有說6.0結束之後會讓後輩開始負責我想營運應該是有注意到傳承的事情
是說阿拉米糕大概從一開始官方就定調成機掰人了 2.0解米糕相關支線可以感受到他們機掰到沒有道理 Lyse會上位大概就血統正確 外交角度看沒問題(非惹事難民,拂曉盟友) 而且是正妹阿拉米糕人應該意見會少很多只是織田可能沒意識到他漏太多內容了
然後3.0前各種便當還發的不是很廉價這算是前廣的寫作風格(前廣受松野影響太大了)
米黛我倒是覺得是核心情感上的薄弱,就是很常見那種愛人GG了我要救他,但是刻畫上有點弱
有些常見的人物刻畫手法是前面先給腳色一個刻板印象或是埋個梗,後面逐步藉由幾個場景的重點演出去反轉或刻畫腳色的核心情感。
比如說omega>奇怪的外星科技(無法共情、機械冷硬)>多重試煉(目的存疑、埋梗)>原因揭露(強烈的思鄉之情)前後形象上的反轉造成的戲劇張力。
同理我家愛梅、黑騎職業任務等。
我是覺得描寫核心情感畫面不能太多,但必須有力到足以撐起整個腳色。
但是米黛的核心描寫上太平淡無力,(我可以理解人設上的平淡但必須要有一個足夠有張力的演出)所以就…很無感(
不過我個人倒是蠻喜歡亞歷山大本神,跟雷神很像是明明是召喚物可是卻有自己的思考
莉塞我唯一覺得她有成長的地方只有帕帕力莫死之後她終於願意撤下伊達面具變成莉塞那邊,
明明是很好寫的腳色偏偏弄的很無聊
又不討人喜歡
willstw: 3.0前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讓玩家認識世界觀,角色描寫稍嫌薄弱(尤其是拂曉),但考慮到那時剛翻新1.0沒有資源,要在短期內交待世界觀這樣寫我覺得蠻合理的。尤其是前期無影跟帝國都超小物臭,都是很典型的FF系列黑衣人反派跟帝國反派wwww 蓋烏斯的描寫相對來說好一點
willstw: 吉田跟石川都有提到傳承的事,感覺得出他們想長期經營FF14的心,這點很棒。
willstw: LYSE上位就血統來說是合理,至少有血統服人沒錯,不過LYSE本身的描寫真的漏很多
fengland: 對,我很明白米黛的故事線是在表達什麼,可是到最後以玩家的角度來說都有種和米黛的人物故事不太熟的感覺? 我玩完整條線感覺都很平淡
fengland: 其實我覺得帕帕利莫死得很不值,LYSE揭露身分是因為帕帕利莫死了,LYSE當上領導是因為康拉德死了,總不能LYSE每次要有人物刻劃就要有人死吧
而且因為康拉德死了上位反而讓我覺得LYSE本身的決心不夠堅定
原本LYSE摘面具前還是一個會時不時跟帕帕利莫搞笑的甘草角色啦,摘面具後整個人物塑造就變成超平面的。
fengland: 而且我也覺得LYSE這個角色明明很好寫的,她的故事核心命題都出來了,
民族認同也是能貫穿整個Stormblood的題眼,但是編劇卻沒有好好解開這個命題。
有勞邦在LYSE的定位又很尷尬,就現實面來說勞邦比LYSE能打,勞邦的政治手腕也比LYSE高明,LYSE除了血統外定位完全是花瓶啊
等一下我看到這個wwww
這邊有個像舞台一樣的地方
天色開始變暗了
是戰神雕像?
剛剛站在這想看隨著時間的場景變化
等到凌晨加上下雪,燈光跟雪好漂亮喔
看來沒有幾千萬的財力是住不起蒼天街的

之前拍的
好家在買房價格是一樣的,比較沒有坐地起價的問題只有買不到的問題
竟然還有這種地方!? 蒼天街的建設也太豪華了吧
公共澡堂阿~各位光呆蓋出來的~當初剛蓋完大一堆人跑來HIGH
當初沒參與到,聽起來好熱鬧

可惜同時顯示人數有限不然真的很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