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沒辦法想像臉上要剛好長一個漂亮胎記的樣子,大多數同人也畫不出來
有一說一,《營業悖論》感覺文法還是蠻不高深的,也就是說我這種數學白癡和語文荒漠也可以看得懂。
我覺得放大量文學著作還是名人說過的話都不能體現裴聽頌的文學素養,如果往高深了寫,可以回溯到爺爺的故事,但作者沒有。
同樣寫一堆高深的數學專用名詞也不能體現方覺夏的冷漠孤傲,我感覺我就像文中的粉絲一樣,不知道主角私底下發生了什麼,會感覺主角的個性都是人設一樣堆砌出來的。如果沒有一次次的事故發生,又會變成瑪麗蘇文了。梁若的設定就很棒,雖然無法避免主角永遠是因為太正直導致事業衰敗,後來再反轉成為成功人士的套路。
如果要改編成電視劇,編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是沒那個環境,不然《營業悖論》真的是很好的改編題材。
再來就是廣播劇避免不了的尷尬,廣播劇演員對外語不夠了解,有一些外文台詞無法駕馭的時候聽著就會很尷尬。雖然說看直男演員演變彎的過程花絮都蠻好笑的,還有基本上聲優都蠻會唱歌的,他們居然照著小說情節做阿卡貝拉的演出,我覺得中國這塊的發展真的是好太多。
台灣沒有日本中國這種資源環境就比較難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