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豬肉加二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gjes90251 - 【FGO/2-6】 關於六章一些比較隱晦的批判 這篇文裡面提到V3和海貓⋯還真...
借個噗寫寫meta敍事的角色。

最近追SCP意外地理解了點可謂meta敍事,簡單來說就是角色意識到自己在劇情中的定位立場,或是「作者」、「讀者」與筆下角色的交流,這種meta敍事的最大特色是某程度上影射出現實世界,讀者看完故事也會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

這種意識有幾個層面,最淺層是意識到「命運」、「宿命論」,所謂拒絕命運安排等,幾乎是神話史詩的套路,Fate裡大部分英靈都是這個層面的角色。

(下收繼續)
魔豬肉加二
4 years ago
然後就是劇情中角色與作者或讀者的互動,不是對空泛的「命運」叫喊而是跟實在的「創造者」或「旁觀者」對談。近年來世界觀愈開愈大的作品都會出現這種角色,我個人認識的角色Marvel最新影集的洛基(奇異博士有機會會變成這種角色)、腦葉公司的Angela跟FGO的奧伯龍。

洛基影集很多劇情都暗喻了編劇和角色的關係:「你生來就是為了帶來痛苦以及死亡,好讓他人能成就最好的自己。」於是洛基殺死了征服者康(編劇),撕毀了時間軸(劇本)。BTW現在上檔的What if動畫,就有觀測者,基本就是觀眾嘛。
魔豬肉加二
4 years ago
Angela的meta成分沒洛基或奧伯龍強。她在腦葉時被A製造出來當光之種劇本的推動機器,而遊戲安排玩家就是失憶的A,所以Angela對A所做的,就像對玩家做的一樣。但玩家在廢墟圖書館的立場不同了,Angela直視玩家的錯覺也消失了。

至於奧伯龍,他其實在2.6章有很多「創作者-角色-觀眾」的層次:作為「奧伯龍」,莎翁是他部分人設的「創造者」; 作為「伏提庚」,不列顛意志(星球意志)安排了終結者的角色給他; 同時他作為終結者,竄改了摩根的故事,自編自導自演安排妖精走向毀滅; 最後作為異聞帶空想,他既像是編劇、演員、角色,對立香或他代表的泛人類史(觀眾)說:「這場三流戲劇好看嗎,你們這群垃圾觀眾?」這麼複雜的meta層次令人覺得他真的盯著玩家本身說話都不奇怪,不過以DW技術跟型月世界觀,大概玩不起打破第四面牆。
魔豬肉加二
4 years ago
最後的層面就是角色認知自己只是「角色」,並會嘗試跟現實的「觀眾」或「玩家」對話,甚至利用遊戲機制阻礙玩家,就是所謂打破第四面牆。我接觸的作品不多,只認識Undertale的Sans、心跳文學部的莫妮卡跟死侍(´・ω・`)
立即下載
魔豬肉加二
4 years ago
我剛又想到一個點,這些角色有趣的地方,
因為太早知曉自己在這世界(作品)的意義、身為「角色」的界限,劇本以外的行動都多餘的……所以這類型角色多少都有厭世的傾向,既討厭自己無力、討厭把自己框死的「作者」、討厭無時無刻都在看著的「觀眾」。

然而看透而厭惡一切的這些角色,往往是人氣超高、最得觀眾同情、憐愛的角色。如之前所講,他們很能讓觀眾共情,畢竟每個人都有質疑過自己存在價值是否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