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早餐:
吃了昨天看的YT影片中推薦的剝皮辣椒雞飯糰。
粒粒分明的飯粒偏硬,中間的餡料調味好吃,可口味偏淡的我覺得稍鹹。
吃完一顆,飽足感是有的,但並不會有再來一顆或再買一次的慾望。
吃完後天空開始飄著細雨,等著下一班公車的我,站在行道樹下,猶豫是否該打開背包中的摺傘,思考著晚上是否還能騎腳踏車回家......唯一慶幸的是午餐帶了便當,不用出去覓食。
過盡千帆皆不是,誰能料到今時今日科技如此進步,還是擺脫不了等待的無奈。
20211021:
當你狂奔,是否會在乎水花飛濺到其他人身上?
所謂善良,不過如是。
祝福所有在人行道上騎車的邪惡騎士,都能得到相符的報應,以撫慰一大早就被濺濕的我,內心萌生的小小憤恨。
20211103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都得騎腳踏車回家。
入冬後天黑得早,幸好沿著自行車道都有架設路燈,偶爾有一小段路黑到連U-Bike的前燈都照不亮,也不至於連人帶車衝進一旁的溪水裡。
有時候沿岸的燈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令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樹影映照在堤防的矮牆上,又是一番藻荇交橫的景色,就算有幾聲粗嗄的水鳥叫聲,也頗有趣致。
很難想像過去這條溪水在經濟發展下經歷廢水汙染、傾倒垃圾、甚至成為罪犯棄屍的地點,又因為環保意識的抬頭,再度拾回初始的風采。
一座又一座的橋,阻斷了自行車道,雖然不能一口氣騎到底,但是權衡著左右兩岸的車道,組合出最適宜的騎法,倒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2021/11/04
猶記得工作時,跟學生閒談起「換季」這件事,她稀鬆平常地說衣服得全部丟掉換新,我頓時腦袋當機,因為在一般的認知內,所謂「換季」應當是把輕薄的夏、秋衣收起,換上厚重保暖的冬衣;而學生的認知內,「換季」是將衣櫃裡不合適的衣服打包收拾,送去舊衣回收箱裡,再用新的衣服添補空間。
當對話時雙方的認知不一,就會引起誤解,只有不停地溝通才能讀懂對方的意思。寫作的人之所以寂寞,多半是因為單向的傾訴,不一定能讓人懂;就算讀者懂,卻也無法回饋給作者,所有的話語都會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