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
4 years ago
禮拜五的課雖然對於中國的細節還幾乎處於未知狀態,但發現兩者本質性的差異。中國的集體主義層層面面的鑲嵌在日常生活的各層面上,就以相當Cyberpunk的數值制度來說,每個人都被評分是相當基礎的現實,這背後有歷史與文化政治背景所支撐。但台灣雖然也延續中華-漢人文化作為主流,(儒家)道德裏也是限制了個人角色,但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就不再適用了。目前只能說到這樣,再來就是想到上一輩的中國知識分子,那些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破壞性(限制人民思考與批判)本質的人,(這樣的對立)凸顯了一種悲哀,好像那代流亡知識是瀕臨絕種的生物,中共在等他們死光,歷史永遠不會受到平反。然後,也提醒自己這樣的視角也是偏誤,畢竟中國的當代作家我也叫不出5個,1 他們清醒且傑出的人一定存在,2 在威權力治理下生存的人,永遠會發展出一套適應/規避法規的策略
DDT
4 years ago
不太會用電腦開FB,在這樣的使用習慣下,手機的fb和msn是兩個app,幾乎不會有點FB的時候,今天用開fb用電腦看動態,覺得蠻好看的,但想到去互動甚麼的就會有壓力,如果說太在意他人是一種自我意識過甚的話,我還是認為那裏是公共空間沒有安全感,想要當刷讚的好人也要鼓起勇氣,就擺爛比較輕鬆。雖然也很羨慕能夠在上面定期收到各種有用的訊息,依目前的個性大概還是在上面社會性死亡好了。 小結:對沒有歸屬感的人來說,所有的行動都被凝結成為fb的資產,再者,在上面的感覺真的很差,不管這很差是怎麼來的,幸好還是蠻多人不在上面用就是了。
DDT
4 years ago
快了快了,再過一陣子就可以找到幽默北爛的方法了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