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煦 ≋ 潛水中 ≋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給讀者的祝福 #台創祭
原創小說《沒有城堡的人》這次的小說新刊《沒有城堡的人》,內容包含許多令人痛苦的性暴力、創傷與身心症描寫,不僅如此,它本身也是一部誕生過程異常艱辛的小說。儘管一直想找機會聊聊它,我又總是怕講得太多、太深入,會奪走閱讀它時該有的體驗,與讀者自由解釋它的權利。或許讓它自己訴說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如果你是對這部作品感興趣的讀者,請容我簡單分享我在幾週前為它寫的「序言」,作為我們的見面禮:
latest #9
阿煦 ≋ 潛水中 ≋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二〇一七年,我在《日出遊樂園》的後記裡寫了「不確定下一次出本會是何時,有緣再見」這句話,寫的當下,我已經暗自決定要寫續作。對當時的我來說,寫一本書不過是幾週到幾個月的功夫,似乎只要我有意願,也有足夠的行動力,新刊就會自動「鏘鏘!」地在不久後的場次攤位上亮相,理直氣壯,理所當然。不過,如你所見,現在是二〇二一年。
我最後花了四年,才從《日出遊樂園》走到《沒有城堡的人》,這段時間在我人生中是如此確鑿又紮實,就算把它壓扁、攤平成一條長軸,我也能立刻辨認出每一個刻度上的自己正在經歷著什麼、做著什麼,以及,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及想法構築這部作品。
阿煦 ≋ 潛水中 ≋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後見地說,《窮途》、《日出遊樂園》與《沒有城堡的人》三本書分別探討的主題層次或許明確到能被稱為「三部曲」,但實際上,真正存在的或許不是順序,而是面向。在我甫剛完成《日出遊樂園》時,我以為我已經把所有想說的話說完了,所以之後的作品,我不需要再談那些有關公理正義、善良與和解的問題,只要談情說愛就好,然而,當我拿出一身談情說愛的幹勁開始寫《沒有城堡的人》(當時它還不叫這個名字,但總之,就是現在這本),它卻總要在每一個我彈盡援絕、難以寫下去的段落,引領我朝嶄新而陌生的方向走去,像在對我說:「妳計畫要寫的那些多無聊!來吧,來寫這個,寫這個,還有這個!」它是這麼有主張、有性格,使得我不得不在過程中翻三兩次地刪修、重寫、把大綱扔進垃圾桶、再重寫。
立即下載
而正多虧了這個漫長的過程,我終於看見自己必須寫的──這個故事需要我寫出來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你有權利離開傷害你的那個人、那個地方,也知道你不是非得夠完美才夠格受傷,但我們或許還不知道,當你很壞,當你是傷害人的一方而且不會得到任何原諒時,該怎麼辦。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在《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裡這麼寫過:「槍手放了所有人質,包括他自己。」這個句子跟其他無數個句子一同林立在某篇美劇式的小說裡,寫的不是槍手向誰(人質?警察?被他射傷的人?)尋求原諒,也不是槍手對自己的過去娓娓道來,讓一切顯得情有可原。槍手放了人質,無關人質今後是不是會繼續恐懼他,恨他,詛咒他,直到永遠。當然,在他放了人質之後,人質會毫不遲疑地逃,八成再也不會回頭看看這個曾經用槍抵著自己的人,究竟長什麼樣子。然後──到此為止。
不論是槍手還是人質,都不需要更多與彼此有關的後續了。或者這麼說吧:他們需要變得不需要後續。因為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後續經常不存在,你認為唯有得到誰的回應才能活下去的那個自己,也經常只是你的以為。
而我畢竟也用上四年、用上十三萬字寫完了這個故事,關於它的一切,似乎已經不需要我再加油添醋、發表更多自作聰明的見解了。它包含了所有它想說的事,而你們讀它。所以,在此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祝你閱讀愉快。祝你在這個故事裡遇見你需要遇見的。祝你的生命安全無虞,得到最匹配的幸福。關於這部作品,若你有任何想讀後感想,希望你能透過感想表單,或任何你喜歡的方式讓我知道。謝謝你。
阿煦 ≋ 潛水中 ≋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搬運自《沒有城堡的人》序言
──────
開回應!
(噯想了一下,決定把書分級為R18,但我還真不知道它算是哪一種R1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