鶇葉
3 years ago
【衣著、性別、「約會」】
轉自謝宜安臉書~
能做他人眼光中刻板打扮,這不代表開平權的退車,
恰好證明了任何樣子都能恰如其分的在同塊地上生活,沒有任何一種風格,就該為了時代思潮噤聲。
Facebook
latest #11
鶇葉
3 years ago
其實我也是到大學前,完全不在意打扮搭配的人。
跟身邊的朋友也是,最親近的一群都是衣著自在就好的居家派。
當時我們也會穿著體育服就出門,外套也是平常上課就穿在外面的校外套,偶爾會變成穿在外套裡面避寒的便服外套。
鶇葉
3 years ago
當時我媽買什麼我就穿什麼 小時候跟爸爸穿阿嬤買回來的金門紀念T也無所謂(難得的新衣服欸!)
也不是沒有被說「你應該多做女孩子的打扮」的時候,當時也會排斥穿裙子跟所謂「可愛陰柔」的風格,粉紅色更是大忌,雖然說現今依然害怕正粉紅色,那種粉會讓我生理上真的不舒服。
鶇葉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當時只覺得,穿得陰柔,就像默認他人將「女孩子」的規矩跟束縛綁在我身上。
而穿著輕鬆、甚至是邋遢,正是當時(被要求像個女性的時候)的一種無聲反抗。彷彿只有這種方法,才能抵制那些二元畫分跟「無法成為精緻漂亮女孩子」的無力感受。
立即下載
鶇葉
3 years ago
基本上就跟謝宜安文內說的一樣,沒錯,滿足那些標竿,就像纏足一樣,讓像我們這樣的人很難受。
鶇葉
3 years ago
前面也有提到,或許因為跟好友們都是居家派,我們連見面一起玩,都是約在朋友家內。
因此我們距離他人眼光的控制跟評價,離得非常遙遠。
你知道,當你只和根本不在意你長得怎樣的好朋友膩在一塊,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歧視的威迫,奔放的很XD
鶇葉
3 years ago
打扮的契機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而是我們開始想要把喜歡的作品、角色,融入生活中才開始的。
(還有彼此抱怨,「上大學沒有制服,要想要穿什麼好麻煩~根本不會搭!」而開始的便服採購之旅XD)

最開始是指甲油的顏色,硬要把顏色湊成CP配色,也是當時的樂趣。
這種感覺就像喜愛模型的人,互相推薦好用的黏劑跟顏料一般。
鶇葉
3 years ago
再後來的我們的行動,開始跟刻板中的”女孩子“類似。
我開始試著穿感興趣的蘿莉塔洋裝,朋友玩指甲油開始玩到起飛,有人愛上穿長裙的方便(套上去就能出門)、有人發現化妝可以讓印象完全不一樣,愛上變臉(?)的滋味。
當這些打扮,不是為了迎合誰,而是單純為了生活樂趣服務的時候,我們感覺到的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跟快樂。
鶇葉
3 years ago
當我們不想要天天花精力保養跟打扮,我們就還是當年那個體育服能上街的樸素樣子。
當我們試著變成不一樣的樣子、增添儀式感,我們就打扮自己上街。
從日本回來的朋友,更是更篤定自己就是不想為了別人眼光而強迫打拚。

討論穿什麼dress code也是,那是近似同好發燒會(?)一起同樂的行為。
有人今天想樸素,我們也就順其自然的一起出去。
衣著誰說一定完全代表那個人?
擁有無限可能性的人怎麼可能光憑衣著就能概括全部面向?

即便穿著陰柔,我們一樣有堅毅的心。
穿著帥氣,一樣有能為人流淚的柔軟。
鶇葉
3 years ago
約會行程像「女孩子」又怎樣?那不是我們的全部,也不會是「女孩子們」的全部。

雖然說跟同性出門真的很愉快,不過也沒有單獨跟異性出去的經驗,我也不好說XD
不過啊!約會不就是約定好的會面嗎!
男性也能說是跟同性去約會啊!
只要能夠各自都享受到閒適自在,那就很好!
管他什麼性別,性別之前,我們跟對方先是朋友。
鶇葉
3 years ago
鶇葉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沒錯,著衣跟購物、約會,不是為了成敗,而是為了更讓自己舒適自在~當然穿得符合期待,那也可以,重要的是,此刻你有沒有發自內心感到安全跟適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