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mur]真的不能立志
剛想立個目標做些什麼
馬上就會忙到靠北
人生太多事難以預料,
今天想來說說很久以前看的一部電影
許冠文跟蕭芳芳演的《搶錢夫妻》
https://images.plurk.com/70YanlDBcNUbwSV0WbOHGD.jpg
#內有電影劇情不喜暴雷者勿入
latest #14
掰噗~
3 years ago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電影上, 不是嗎 (p-wink)
電影大意很簡單,維基百科都有
但是這部電影是很久以前看的
隔了二十多年仍然有幾個鏡頭讓我記憶猶新
甚至更可怕的是今年因為網路有文章在討論它
將電影翻出來重新看過後
心臟差點就因為悲傷要停止跳動了
許冠文飾演的蔣有為(以下稱老蔣)是個新聞主播,有美麗的妻子(蕭芳芳飾,以下稱阿燕),三個孩子,大女兒小詩即將論及婚嫁、二兒子阿聰即將遠赴加拿大唸書,最小的女兒還在讀小學,乍看之下一切圓滿,但生性幽默古怪的老蔣,長年壓抑自我成為刻板守舊的新聞主播,只為養家活口,嚴格管教子女卻面臨著子女即將離巢以及妻子想要外出工作的不安,讓他感到空虛與寂寞。
然而一次新聞播報失誤後,高層想要趁機開除他,他卻因為接到醫生給他的死亡通知,生活因此天翻地覆。
立即下載
醫生告知老蔣他只剩下三個月壽命,老蔣沒有因此意志消沈,反而痛定思痛,改變自己一向壓抑的性格,他開始會在新聞播報中穿插自己的個人評論,讓節目風格變得輕鬆活潑,因此受到觀眾喜愛,更是在採訪銀行劫案時,不顧生死闖入賊窩,救下人質外還拿到第一手資料,成為風雲一時的英雄人物。
電視台開始吹捧他,利用他增加公信力,用老蔣的絕症將他塑造成悲劇英雄,提升收視率。老蔣的妻小卻因為老蔣的謊言,以為絕症只是電視台的噱頭,甚至會對老蔣抱恙的牢騷投以不以為然的目光。在老蔣最後一次的生日會後,小詩才發現父親罹病的事實,在披上嫁衣拍婚紗照時才和一直反對她嫁人的父親達成和解,而阿燕更是到最後老蔣最後一次播報新聞前,才從螢光幕前知道一開始的謊言是真實,夫妻二人在海邊說了很久很久的話⋯⋯
電影的最後,老蔣即將進入手術室,以往的同仁還是舉著攝影機與麥克風來採訪他,想要榨取他最後的利用價值,家人如老蔣所願全聚在一起,一張又一張的舊照片中,電影結束了。
老實說,電影好笑的部分我實在記不清了,但催淚的部分倒是記憶猶新。
當時看這部片時年紀很輕,非常樂觀,電影沒有拍出後續,總覺得老蔣動完手術後會完好如初地走出來,到時候那些道別、掏心掏肺的話,就會變成尷尬跟日後笑談的資本。
十幾年後的今日,經歷教甄的摧殘、父親罹癌離世及種種磨難的我,才有腦袋細想:要是老蔣沒走出來呢?
要是那些道別真是最後一次呢?
那些老蔣跟他女兒、兒子、老婆說的話、經歷的一切,就是一個人最後的人生呢?
當阿燕拿著老蔣給她的船票,老蔣還在叨唸著要是自己不能去還能退回一張票的錢,崩潰地伏在老蔣肩上,泣不成聲地說:你現在就跟我去、你現在就跟我去......
那一幕不管看幾次都能讓我崩淚。
當小詩還沒發現時,總是對爸爸沒有好臉色,還抱怨著找不到純白的婚鞋,滿屋子找卻找到爸爸罹病的X光片,在拍婚紗的場合傻氣地問:是不是我不結婚你會開心一點?
老蔣還得安撫她的那一幕也讓我哭了很久很久......
一開始的謊言,讓老蔣經歷人生最後荒誕的三個月,也讓他家人跟著走過毫不知情的三個月。
如果那是最後,家人是否會追悔該珍惜與老蔣相處的時光?是否會記恨老蔣的狠心?
如果那是最後,那些埋怨、笑鬧、對老蔣的不理解,是否就會因老蔣的離去附上一層美化的濾鏡?
親情之外,老蔣有一段話我倒是受用終身。
「我在這裡報了十幾年的新聞,我怎麼能肯定這些事實?談了十幾年的巴黎,鐵塔我也沒有去過,說了十幾年的日本,我也沒去過溫泉,連我自己都不敢肯定的事情告訴你們,你們會相信一切嗎?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可以肯定的,我敢肯定的是,我五點鐘就要開刀了。」
當他離開鏡頭前,還用手比了比自己的腦袋,那滑稽的模樣雖好笑,卻又如此真實。
每個人都有腦,當接收訊息後,應當好好的想一想,而不是照盤接收、拾人牙慧。
所以不管劇評寫得再怎麼仔細,只要沒親眼看過,都不能算了解一部劇,因為看過之後能摘錄重點,卻無法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很多人或許會在影片的最後附上觀點和看法,但那也不是自己的看法。
只有自己看過、自己想過,才能算得上有自己的看(想)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