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讀嘛讀嘛
#親子
#溝通
《阿德勒式親子溝通魔法卡》讀後分享 | 戲雪 - vocus
這本書標榜:以傾聽取代責罵、分享代替強迫的方式,借由作者設計的「魔法卡」引導彼此「溝通」。本文分享個人覺得受用的部分,並佐以內頁圖照做說明。
#阿德勒式親子溝通魔法卡
#原潤一郎
latest #11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一本書有沒有內容,通常從目錄就可看出端倪,我當初就是看它的目錄決定要買的。還有它的內頁:色調柔和、版面舒適,圖文編排清楚有條理且不呆板,還有重點標記。是易讀易懂、實用的好書。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立即下載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首先,從「我」的角度出發。
書中還舉例遇到上司早到的情況,讓大人更能理解。
以「我」取代「你」當主詞,算是蠻常見的溝通技巧,除了降低「指責感」,而且相較之下容易實踐,對孩子使用還能教孩子同理心,是很不錯的方式。
要提醒大家的是,遇到蠻不講理或自我為中心的大人時就要小心,對方會順水推舟把責任推到你身上。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其次,不要一味斥責,讚美也要小心。
這我比較少在教養書上看到,但它說的很有道理,要避免孩子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去做或不做,才不會讓孩子長大後易為人操控。更嚴重而書中沒提到的情況是「捧殺」,過度寵溺或讚美,反而會毀了對方。
總之,不是「評價」孩子,而是要「關心、接納」孩子,培養孩子的勇氣。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第三,家長先分享,而不是單刀問孩子空泛的問題。
這我也覺得很實用,分享自己的事或感受可以拉近跟孩子的距離,也不會讓孩子覺得被質問或有壓力,而有個明確的話題,例如:今天的比賽如何?數學老師還有點你回答問題嗎?午餐吃什麼?等等,不但讓孩子有分享的方向,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有在關心他、有記得上一次聊的內容。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第四,把讀書當遊戲,營造闖關樂趣。
這也是我一直有在做的,不過實際要執行起來比較困難,因為現在很多孩子和家長時間就是那麼少,課業工作卻是那麼多,要有效率就很難玩什麼「花樣」,不過至少心態上、言詞上,可以嘗試看看。「今天的每日任務多不多?」「只要把這個部分弄懂就可以升級了,我們一起加油!」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第五,把問題還給孩子
這點我也覺得很好。雖然有時候健忘是天生的,例如高敏感人的登錄量通常很低,不過至少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減少粗心或健忘的頻率(比如做檢查清單),或如何降低後果的嚴重性(比如放備用品)等等。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最後,本書也有讓我覺得隔靴搔癢之處。
比如遇到孩子不想去上學、遇到孩子被霸凌,當然第一步是孩子願意跟你說,亦即本書的功用「如何(借助卡片)跟孩子溝通」,但溝通完事情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不然光是同理傾聽孩子並沒有用,久而久之反而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以上。
同場加映:
關於親子
試讀《暴走小孩,淡定父母:與特殊孩子的情緒共舞》 | 戲雪 - vocus
關於溝通
[書摘] 婚姻的幸福科學 | 戲雪 - vocus
巷弄裡的雪花
3 years ago
噗友若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擊拍手,讓我能得到讚賞公民基金會的報酬,感恩。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