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思考]
latest #10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在想可能勇於面對所受到的傷害以及直面傷害自己的人,奮力反抗過,沒有認輸過的人,可能比較不會把自己受過的傷害和屈辱,從比自己脆弱的對象(或者容易被自己索取的對象,例如子女)身上找回來,也就是所謂的被害人成為加害人的轉換。

可能真正的強者,有這樣的能力把如此不幸的輪迴終結在自己手上,而不是複製下去。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很難怪罪什麼,畢竟過去並不鼓勵這樣的反抗。

已經發生,也已經過去,木已成舟。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立即下載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不過有時候還是是會覺得,人很難真正看清自己,面對自己總是很難的。

別人的期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妥善安排好各種關係,真的很不容易。

但人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總有一天,要面對自己,面對自己做過的事情,面對自己傷害過的人,知道該怎麼道歉,如果無法道歉,也要學習好好分開,一別兩寬、各自歡喜。不可能永遠逃避的,很困難,要早點學習。

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都喜歡你或你所做出的選擇,總是在取捨,但損陰德的事情真的不能碰,只因無法確認於何時、何地會應報。

然後覺得年紀到了該結婚生子這種想法真的不適合所有人,與財力不相關,而是想法、作法。那不是一個時間到所以該產出的「產品」。小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拉扯、家族的拉扯而受傷的。如果偷懶逃避,沒有好好面對的話,你的小孩都看在眼裡,總有一天他會懂事,會明白其中的不堪,不是嗎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有點覺得我們的教育中,可能有點缺乏對於如何妥善結束關係的引導。這個是應該好好思考的事情,各種層面,財務上的,關係上的,關於自我的修復。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然後忍不住吐槽一句,大眾在這樣的案例裡,並不是道歉的對象,不是嗎?每次看到跟大家道歉都感到滿滿的問號。

道歉很容易,也很難,但與其挾帶這種意有所指的骯髒東西,還不如不道歉呢。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槽點過多,不忍卒睹。
悍兔
3 years ago
他道歉只是為了公眾形象而已,然而根本搞錯應該道歉的原因和對象,反而造成反效果~

我也很認同你說的,我們在情感教育這一塊真的還需要很多努力的空間,包含心理上的、實務生活上的處理

最近幾年我有好些個朋友離婚,意外扮演了幾次陪伴的角色,覺得分開的那種撕裂真的是很難很難走過的路,對雙方都是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vaninlin0806:

重點不在自我辯解,而是生為人的一點情感上的回應和憐惜吧,令人訝異的是,完全無法感受到。可能內涵對方的想法遠大於道歉的想法吧,然而如果最深刻的感受是如此,所謂的「道歉」也就失敗了。攻勢的停止,也僅只是窮寇莫追。

這個案例實在太極端了,因為太爛,必須攤在日光下處理,又是萬眾矚目。不成熟、沒有好好面對的東西會被放得很大很大,很考驗雙方的心智成熟度。

這只是開始,希望女方一切安好吧。心情生理上都需要很長時間的調適。
時羽 時成就
3 years ago
透過專業人士協助也是一種重要的選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