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也是在輸出自己的經驗,討論幾個重要議題
1.沒辦法相信人(包含自己)
2.想要被愛,又覺得自己不被愛
3.我一直活在他人裡,卻沒有了自己
今天被問了幾個問題是我回答不太出來的,也許是我沒有想過,又或者是我不願意去思考
講不出自己具體而言哪裡「不好」、「不夠好」
有些是別人的問題,或是情緒化的發言,但我卻全部都放在心上,用別人的話語來傷害自己
心理師說我好像一直都被兩方夾在中間,我又很想討好雙方,所以意識飄忽不定,在這三方的關係中失去了自我
但那些不是我的問題,我卻要一直去處理,造就了我的傷口
同時發現自己無法接受好與不好同時存在,只能是百分之百的好才能夠被接納
意料之中50分鐘哭好哭滿,最後結束時心理師說
我們要慢慢地去整理思緒與問題,一起走到另一條路上,讓自己知道我不用無時無刻都那麼堅強,因為脆弱也是很重要的
事前很強迫症用心智圖整理了自己的過去,下次要帶來一起討論
什麼叫「不夠真實地存在」?
我們生而為人,就作為「我」存在著,但每個人存在的狀態卻是不同的。當我們說一個人「以一種不夠真實的方式存在著」,指的是:
很多時候,他無法真正察覺自己的的感受、情緒、情感到底是什麼,也不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慾望是什麼,無法為生活找到目標和意義感。
因為他並不準確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慾望,因此無法基於自我覺察,做出清醒而堅定的行為選擇。他是以一種「回應外部世界」的方式開展生活,選擇那些外部世界認為是好的行為。
還有討論到不知道自己期待聽到的回答是什麼
當我說我自己很胖時:
「即使這樣的你我也喜歡」→騙子,哪天看到漂亮女生就會不要我了
「那我們可以努力變漂亮」→在嫌棄當下的我不好,即使是鼓勵的話語我也會感到自卑痛苦
大家一開始認識我時總覺得我特別,但是接觸到真正的我的時候便離開了
但是是因為真正的我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