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前二廚跟現任主廚很像的既視感哪裡來了
就是說的任何話三句之中必出現一句話提到自己
即使那個對話跟他本身完全沒有關係
如果對話是談論某項東西,就會出現一句「我用過什麼什麼...,比這個好。」
如果對話是某項活動,就會出現「我就跟妳說要做那個那個,我一直都有在做。」
如果對話是某項事情,就會出現「我跟妳說這一定是怎樣怎樣,這個脈絡我看了很多年。」
如果是談論病情,還是會出現「你們就是沒有像我一樣,我都怎樣怎樣。」
如果有機會,看能不能錄個音做個逐字稿記錄起來,應該是會蠻有趣的
每次討論班務或是學生狀況時,都很像在聽迷你政見發表會,三局不離自己;好像自己做了很多豐功偉業,累得半死還要拼命出來選;一直被人塞事情,還沒有人感謝她一樣。
不過話說二廚是真的很熱心為人著想的,所以她三句話不離自己,可能也是真的拼命想讓人了解她實際上做了什麼吧?
猶記得禮拜天來學校加班時,因為天氣很冷,我便說了一句「好冷噢,好想趕快做一做回家。」,二廚就回「對阿,真的很冷,他們都知道我超級不喜歡在學校加班,因為真的太冷了,我都會回家開暖氣。」,然後我就問「那妳要不要先回去?」「反正回去也是要做事情,他們都知道我就是一堆事情要做,我只是剛好有這個時間來做一下,然後再來又要繼續忙到!@#$%^」。
[
恩,其實妳可以回答「我也好想回家」還有「等這些事情做完我才要走」這樣就好...,其他的那些話是要凸顯妳很忙?還是要我去體諒妳?
這一學期某個超級有錢的輪子社團捐了錢給我們,後來討論出來要來辦個校外教學(至於討論的過程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前二廚找了現任大廚來討論地點,有一些蠻有趣的語句:
二廚「去A工廠,不過這邊的費用就比較高,但是因為旁邊跟B景點離得很近,所以下午也有地方可以去。」
主廚「都好,不過這個票價也太貴了,這樣我是不知道啦,但是有些家長要跟的話就要花很多錢」
二廚很快又提供了C工廠,「這邊比較乾脆,場域也很大,旁邊的海岸線也很漂亮,也有戶外的地點可以散步跟伴手禮可以帶回來(省略500字自己去過的心得)。」
主廚「那就給那些沒去的人帶伴手禮就好。不過這樣就沒有其他景點,等於一整天都關在這裡?這樣是比較簡單啦,但是老大搞不好會說要跟,哈哈我不知道我亂說的」
二廚「都可以,反正妳們要簡單的我也有,要複雜的我也有,我都可以排得出來。」
立即下載
最後主廚有事先離開,我便提議將C工廠劃為第一順位,A工廠+B景點備用,後來想想,不行我不能做這個決定,以往流血的經驗跟我說,我決定好的事情反正都會被用各個理由攻擊。所以我委婉地說「我的提議是這樣,但最終還是得要主廚決定。」
後來主廚聽到這句話說「那就交給前二廚決定了,這一次步要再交給我了,每次都是我決定」<--可是....已經好幾年的校外教學都是其他人決定的阿.....主廚只會在旁邊扯後腿跟打槍別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