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丟棄」或「放手」好像都無法完全替代「手放す」這個詞給我的感覺。時常都會有這種,啊,好想用更精準的詞來說明我的想法,的感覺,但不一定別人也能夠體會。這是完全不到孤獨的那種情感。如果是真正的多語者一定會有比我更豐富的感受,多一種語言就會像是多第六感第七感第八感的感覺。
最近或說這一整年,我很像持續面對手放す帶來的衝擊(但為何房間還是一樣滿),有時看到常常搬家的大大出清海量物品我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我覺得就連一個物品的擁有或者丟棄都會改變我的感覺結構(但人其實是比想像中更能適應的生物,只是我一直都沒有感受到人類的強韌的那一面)。
最近迷上新的油土伯Lily Chen,她有一個有趣的比喻,說所謂的「英語腦」實際上是不存在,如果你的母語是紅豆,英語是綠豆,到後來只不過是紅豆和綠豆混雜在一起的狀態而已。然後會越多種語言就會有越多種豆子XD。思考方式是無法恢復都只有紅豆的那種單一狀態的XD(為了說明這個比喻去買了一堆豆子的Lily XD
看了之後就一直想:啊,這就是我開始使用日文與他人溝通了之後,思考方式就回不去只會中文的狀態的原因嗎?日文確實有一種不同於中文的感性。我並不想去刻板印象化任何語言,但我曾經以為英文的感性離我太遠遠到沒辦法去喜歡(其實也不需要喜歡,而且只要肯學,理論上沒有語言是學不會的)。總之過去的所有自我設限大概也算是我手放す的一環。
我覺得很幸運也很興奮的是長大之後的學習,是跟著與自己年齡相仿、有著相似的世代感的人的學習,很多方面其實都打破我小時候一堆莫名其妙的錯誤認知。有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說出誤導學子的話,有時候真的就莫名相信了一些很有自信的前輩或同儕,其實他們根本也就只能觀察到有限的範圍,比方說日文好英文就不會好,英文好日文就不會好之類的(事實上兩種都很好的人明明就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