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夫|TOS梅莉撒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生態觀察紀錄 Note 3.】
【Forest A-1】
“腳邊沙石地隨著你們的行進,漸漸出現雜草等綠植。16:30,當視野總算出現樹木聚集的景象,藍綠的太陽已半沒入地平線下,氣溫也開始驟降”
由於這個星球較低的氣溫和較少的日照,理論上蘚苔會比較不用擔心乾枯,也會比地球上龐大許多,為了能有效利用日光,他們的光合色素顏色通常會較深,光合作用效率也會更高,不過也存在著淺色並散發螢光的蘚苔,除了蘚苔需要被動物食用來散播孢子外,也可能是因為選用了螢光質作為逃逸電子(自由基)吸收者,而不是地球上常見的維生素C,這個選擇的成因其來有自,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在濃度過高時,會從抗氧化劑變成氧化劑,且在完成抗氧化反應後需要消耗能量(NADP)來使其還原;因此能自行還原的螢光質儘管長期穩定性較差,卻仍能在特定環境下獲取優勢,再加上這顆行星的低溫,也讓螢光酵素變得更加持久,造成了這個遍佈螢光,彷彿仙境的場景。
具有厚實木質部的維管束植物則是演化的另一個證據,地表的蒸發並不像地球上那樣對蘚苔來說足以致命,因此植物往上生長的原因,就變成了競爭日光,無數高大的植物拼命的拔長,直到超越植體能承受的極限,直到逼近蒸散作用的上限,在這裡,由於日照強度低落,僅靠蒸散作用帶動毛細現象會嚴重限制植物的尺寸,所以這裡的植株多半有主動運輸能力,可以將水送到更高處,展現出繁茂驚人的森林。

儘管收穫十分豐富,漫長的路途仍讓梅莉撒不禁抱怨:「8個小時!看來我太低估這顆行星的尺寸了,上次走這麼累已經是在沙哈拉沙漠啦!我們得趁雨變大之前多抓點木柴然後找個避難所。」
畢竟這份茂盛的蓊鬱,也讓女子開始擔心…這麼高的基礎生物質量(biomass)恐怕能養出非常可怕的東西。
-----
拉線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