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含心得筆記。
#素描 #舊作分享 #初學者之旅
latest #8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都是去年10~12月的,照順序放。
https://images.plurk.com/6mqwuJ2rI1Fk4j7cz0VQw.jpg
上完四堂基礎課後直接跳石膏像,菜鳥如我毫無頭緒,只好用過去從漫畫學到的畫法硬畫,初期打稿沒抓好比例,導致底座沒有畫到,本來是想重畫,但還是想先畫完再說。
我只要抓完型,就會在分明暗的步驟陷入停滯。腦袋想著面,手畫出來的只有線的存在……跟我電繪上色的狀況一模一樣

https://images.plurk.com/3t6PKUC5l4dNwxzth5vtN7.jpg
第一次畫人像,疊了下照片,大型還是沒有抓準,太寬了QQ
老師說結構性需要加強,但眼神和頭髮畫得不錯,要繼續來看資料練習了……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x9Hjw8mjup2ru1QgisvCE.jpg
https://images.plurk.com/Uxbkvhx5HbBPuNxbuNqEc.jpg
共兩堂課分別畫了不同性別的裸體模特兒,先速寫三次再畫二十分鐘*3的素描。
這兩張主要都使用炭筆,還沒學到怎麼用,便模仿隔壁的同學,老師說可以用炭筆刮,聽不太懂,翻了老師帶來的教學書,才知道有些畫家第一步是用炭筆先刮一個大形出來,之後才畫人。
這技法太難不要為難初學者了QQ
第二張老師的評價是:「背部與腰部的線條很好,形很好,需要加強肌肉咬合的前後感(也就是結構),左手有點怪。」
對面的同學休息時間走過來看了下,說:「這張有藤田嗣治的味道耶。」
一旁的男同學問:「活著嗎?」
對方答:「死了一段時間了。」
莫名覺得這段對話很好笑XD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zz0RmgwIbGHwOGFkoDQrL.jpg
課程基本是人體跟人像穿插,這是最後一次人像,二十分鐘*4。
這次的模特兒很年輕,一開始很努力喬角度,因為髮量跟髮型,坐在稍微側面的地方會只看到鼻子,甚至只有頭髮。
除了眼睛,這次還靠手機裡的3D臉部輔助推敲結構,貼近紙面下筆時渾然不覺,等到畫完時才發現整體太浮了,明暗不夠映襯,完全沒有重量,老師也是說太過蒼白,纖細但疑似(?)貧血。
立即下載
https://images.plurk.com/5dAWdVWrY7JOpAE07s8m8s.jpg
最後一次的素描課!前一天群組投票表決不再畫速寫,以素描為主,總計20分鐘*4。
因為之前幾次都待在同一個位置,畫出來的角度都很雷同,這次換到正面挑戰,光是打好底就用了一半的時間。休息時跟旁邊同學聊天,他的作品肢體肌肉都很精實,他建議我差不多可以畫光影,不然會來不及。
光影到修細都只使用炭筆,雖然大面積抹開比鉛筆省時不少,卻不能有效控制力道,很多地方都下得太重,遠遠看尤其能感受到不足之處。在此記下老師的評語:肩膀到胸的轉折繪製不足,胸膛跟腹部像分開的兩塊。這部分腿部處理得比較好。
這次的模特兒本身是木雕版畫藝術家,頗有經驗,不用大家說直接就可以擺到最初的姿勢。他小一的兒子還直接在旁邊坐著寫作業XD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接下來放另外去上畫室的練習,因為有先跟老師說明是初學者,安排從靜物素描開始。跟我想像的教學差滿多的,以為會一直講課(接觸過的線上課程都講好講滿),但老師講了個大概並示範後就讓我自己畫,偶爾會到旁邊指導或修改給我看。
第一張難得有留過程照
https://images.plurk.com/1WqzpL55cTjB2uFOaVgZIJ.jpg https://images.plurk.com/2vnd1sRkgkdyslNPse2bVZ.jpg https://images.plurk.com/412yjBsuvp9e0cCg8TeyKZ.jpg https://images.plurk.com/6mazSnCRq1sBPUM7b4Ki8s.jpg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張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鋪底色,要用排線疊得很均勻……想很簡單,畫下去就會發現比想像中難太多了,只要一分心就會畫出輕重不一的線段,在一片色塊裡非常明顯。
我第一堂課兩個小時都在畫底色,還畫很醜,會質疑自己手眼腦的醜
第二堂課花了一段時間繼續鋪色,老師說差不多可以先畫物體看看。
完成圖的蛋九成是老師畫的,其他地方才是我畫的,可以看出比例跟杯子質感都跟原圖有落差,我比例抓了二十分鐘,畫出來還是變成胖胖杯。
原圖仔細看可以發現全部都是線疊出來的,看到我手都要軟了,老師示範時我還在心中想怎麼不用抹的?
老師彷彿會讀心,下一秒立刻說:「很多人省時間會直接抹開,但初學者這麼做會很難鍛鍊控制線條的能力。」
您說的是,總想著蒙混的人就是我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OJYaYYVH3xlBs6BJz9NIu.jpg
來到第二張,物體繪製難度略微提高。
上課時間在早上,有時候沒睡好精神很差,大概一個小時都不知道在畫什麼,手都不像自己的。
改來改去都覺得亮暗過渡不自然,請老師幫忙修改,大概十分鐘不到就改好了
老師本來只叫我改A的地方,有地方壓太暗,後來他接手改完A,又把B跟C也一起改了。在老師改A的過程中,我赫然發現原來上面有一塊是瓶口的陰影,我剛剛畫的時候還在想這邊怎麼這麼暗(腦袋大死機)
B稍微提亮了反光處,同時將底下拉胚的紋路畫出來(旁邊大甕老師說也是拉胚,所以圓弧的地方並沒有畫得很光滑,但我在看示範圖一直都沒發現這點),C則是加暗陰影,以減輕對比。
暫停活動@ReNS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最近畫完的第三張,因為發現相機頗方便檢視與原圖的明暗差,陰錯陽差留了不少過程。
https://images.plurk.com/18WwSIzxhYtJfuIg9t2YVV.png https://images.plurk.com/6gxWcxXhxbVGOquTQTVDc1.jpg https://images.plurk.com/6r059FB6s8OCv17hqtPcOj.png
一、二張都還是我自己畫的,蘋果因為缺乏層次感,到第三張時由老師大幅修改。
努力表現盤子與桌子的質感卻卡關,詢問老師,他建議我在平滑物品上使用硬筆去疊密,看起來才會光滑,而暗處線條要疊得更密,或者使用硬筆壓在軟筆線條上,才能填滿縫隙。在老師說可以後,我又再畫了半個小時,用HB跟B疊出比較像樣的質感(即第三張)。
目前看下來,一張約花三堂課完成,歸納常犯的毛病:
1.明暗不準確,總是不敢畫太暗
2.沒有畫出層次
3.沒有好好觀察,注意線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