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年假每天一部電影(1/30 - 2/06)
下有關鍵劇透
latest #11
凜✧
3 years ago
以觀看日期排序
《丹麥女孩 Danish Girl》 (2015)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1999)
《記憶拼圖 Memento》 (2000)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 (2004)
《八惡人 The Hateful Eight》 (2015)
《隔離島 Shutter Island》 (2010)
《因為愛你 Carol》 (2015)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2016)
凜✧
3 years ago
◆ ◆ ◆ ◆

個人整體最愛(排名):

1. 《鬥陣俱樂部》:電影主題直擊好感帶。看似第三人稱的旁白口吻呈現對自身的疏離、充斥現代社會的荒謬性,結局更是直接帶到另一個層次,融合愛情、理智、混亂、批判還有大爆炸。俱樂部的前兩條規矩朗朗上口,聽過就忘不掉。整體風格非常陽剛,頗吃個人電波。

"Self-improvement is masturbation. Now self-destruction is the answer."

"I flipped through catalogs and wondered: What kind of dining set defines me as a person?"
凜✧
3 years ago
2. 《因為愛你》:視覺色調、角色設計(穿搭超好看)跟時代設定很戳,看下來感覺只有「舒服」兩個字。這種分類的作品終於看到好結局,一度擔心莫非又要走帶著缺憾的愛情,幸好我能夠少心碎一天。

"She is young. Tell me you know what you are doing."
"I don't. I never did."

非常喜歡Abby在餐館對Carol的質問。因為人生歷練與社會角色不同,Therese與Carol兩人必須不斷在那條界線邊緣試探、拉扯、觸碰。與其一味追尋激情之愛,更重要的是一路上理解自己是誰。

"You seek resolutions because you are young. But you will understand this one day."
立即下載
凜✧
3 years ago
3. 《八惡人》:好。爽。毫不修飾的暴力畫面、不用錢的血漿、一群情緒控管不佳的角色、只要張口就不離髒話,抬手不離槍把、偏激又低俗的語言、超有問題的道德行為、各種歧視與侮辱。整片的張力發揮在「惡人之惡」跟「以正義之名」。引用某篇PTT上的內容「他(昆汀)用輕快的音樂,大量戲劇化的血漿和動作來淡化恨的嚴肅性。我認為他對於血漿的黏稠性、顏色、量等等的嚴苛要求,還有對各種死法、屍體的各種功用,都是為了開一個針對恨的玩笑」。整體風格比《鬥陣》更陽剛也更令人不適,每個角色揣懷的惡意可沒有在收斂的。

[好雷] 有關八惡人與一些昆汀鐵粉的觀察
凜✧
3 years ago
◆ ◆ ◆ ◆

最喜歡的配樂:

-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蝴蝶效應) - "Why're you scared? You'll never change what's been and gone."
Oasis -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Official Video)
- City of Stars (樂來越愛你) - 最喜歡艾瑪史東唱到掉音的版本。
La La Land - "City of stars" scene
凜✧
3 years ago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 《鬥陣》的結尾,怎麼會有人想到要把大爆炸與告白放在一起?
https://media.giphy.com/media/mXpFZCVJeYTXW/giphy.gif

- 《因為愛你》Therese在人海中第一次看見Carol。
https://imgs.plurk.com/QBk/R3B/Ktyhc0CX5ehnIej6PRyOo3PYwbp_lg.jpg
凜✧
3 years ago
有機會想再重看的電影:

- 《樂來越愛你》 雖然沒有在整體最愛前三名內,但從運鏡、色調、音樂、主題跟散發的活力都很中意。主角二人掙扎於現實與夢想之間,到最後欣然接受理想幻滅。失意的時候很適合給自己澆一桶冷水,打醒自己。
凜✧
3 years ago
不會主動推薦給別人的電影:

- 《丹麥女孩》 的主題很棒,用意很好,原本也很期待所以才會擺在年假第一天去看,但看完後對劇本和演員有種說不出的複雜,我覺得女性議題跟跨性別議題可以更平衡地處理。前期我以為劇本的重點是A,後期卻變成B,而A並沒有被解決,而是被B給默默沖走,大概就這種感覺。
凜✧
3 years ago
其他沒提到的:

《記憶拼圖》、《隔離島》 、《蝴蝶效應》三部經典片在觀影之前我其實都知道關鍵劇情了。也因為這樣《隔離》的樂趣稍有降低,畢竟這部最重要就是最後的謎底;《記憶》則是驚喜於諾蘭的非線性敘事手法,最後真的有把拼圖拼合的快感;我對《蝴蝶》整體印象低於另外兩部,但那種「完美中的不完美」、「生命中注定要有遺憾」的中心主旨很符合自己的人生理念,再配上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有奇怪的加分作用。
凜✧
3 years ago
◆ ◆ ◆ ◆

2022已經是自己至今為止看過最多電影的一年了。以前沒什麼管道欣賞,也沒有興趣主動去看,不過今年給自己的挑戰之一就是每週末至少一部電影。希望今年可以觀賞破百部電影(也要希望Netflix的片有那個數量)。

初三晚上也終於看完《魔戒》小說, 這幾天一直在整理生詞、quotes跟沒什麼營養的小感言。假期最後希望今年可以繼續保持電影跟閱讀的習慣。
凜✧
3 years ago
題外話,現在在看的是JOJO的四部外傳小說,其實我只是想看東方仗助,不管演了什麼只要能看到推角的名字就心情好,動漫同人女ㄉ幸福有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沒有人:

小說內文:(上帝視角旁白)東方仗助露出親切的表情,給予人一種心地善良的印象。

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