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室友是俄羅斯人
在戰爭發生以前我只知道她來自俄羅斯南部,戰爭之後我們才知道她住的城市就在俄羅斯跟烏克蘭的邊境上
上禮拜是學校的reading week, 她跟男朋友一起回家。男友從去年就(偷偷)住在我們宿舍陪她讀書,大家基本上都把他當成兒子在養(
他不是學生,只是來陪讀的,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宿舍工作(AR設計)
室友會輪流找他去不同科系的social,介紹其他俄羅斯學生給他認識,希望他在這個小鎮上也能有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只能跟我們待在一起。
這半年我們看著他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英文也進步了很多,離開前他還贏得了一個新創公司的獎金,可以繼續做設計。
是一個會彈吉他,但唱歌很難聽,喝醉酒跳舞很好笑的人。
開戰那天本來是他們在俄羅斯一起度過的最後一天。
男生的簽證到期了所以短期之內回不來英國,但我室友禮拜二有一個很重要的考試,佔學期總成績20%,所以他週日無論如何都得飛回蘇格蘭
她說她是被軍機的聲音吵醒的,醒來的時候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看了新聞之後他們跟家人簡單道別,買了當天的機票離開。從她家到莫斯科要大概八九個小時的車程,她說她們緊張的大概六小時就到了。
女生飛回倫敦,男生回不來英國只能飛去土耳其。
如果繼續待在俄羅斯,下一批被徵召上前線的大概就是他。
我們隔天去火車站接室友回家,因為是reading week結束的禮拜五晚上所以車站異常的熱鬧,充滿了放假回來的學生。
我們五個人在月台上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不真實,這個世界還是好好的在運作,有些人的生活卻從此再也不一樣了。
就算翻遍整間書店妳也找不到一張慰問的卡片給經歷戰爭的人,所以的關心都顯得蒼白和無力,甚至有些偽善。
我們都知道她不好,但除了「妳還好嗎」似乎也沒有別的話可以說。
我們在客廳泡了一壺又一壺的茶,像有人感冒的時候一樣。感謝英國還有茶,還有一種表達關心的管道。
她說她的家人都還好,航班大部分被取消了,但過兩天大家也會想辦法離開。
她有住在烏克蘭東邊的親戚,傳訊息跟她們說他們不怪他們,希望大家都好好的,真的發生什麼事也會在天堂相見的。
我們問她隔天有什麼計劃。
我們可以陪她在海邊散散心,或是如果她不想出門我們可以幫她做早餐或買咖啡。
她說她必須要讀書了。
在遠方發生了戰爭,在她的家鄉發生了戰爭,她還是得考試,得讀書,得畢業,得好好生活下去。
她是個堅定反戰的人,但在戰爭在極權國家面前這一切都毫無用處。
我們陪她把帳戶裡的錢全部領出來,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從俄羅斯匯款過來了,這些錢她不知道要維持多久的生活。她另一個逃到倫敦的朋友帳戶被凍結,身上只剩20磅的現金。
雖然是很老掉牙的說法,但親身體會過才能感受到:戰爭底下最終受害的還是平民,不論你屬於哪一方陣營。
今天另一個波蘭室友在房間裡面講了很久的電話,因為她一個很要好的朋友決定開車去烏克蘭協助難民撤離。
本來想在ig上寫點什麼後來還是刪掉了。
身邊有正在經歷痛苦正在失去生活的人,覺得自己不管寫什麼都太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