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ijc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Anna Colin Lebedev on Twitter
法國研究後蘇聯時期的社會學教授Anna Colin Lebedev在推特中提到,俄國軍隊對於陣亡軍人的遺體,長久以來都不曾妥善處理(不作身份辨認,使家屬無法領回遺體)。因此烏克蘭公布俄軍戰俘與遺體的影片,除了心戰的作用,其實也協助了俄軍的親族。
latest #13
icijc
3 years ago
推特內容翻譯:
1. 俄國軍人母親協會近期將尋求國際紅十字會主席Peter Maurer協助。呼籲內容與陣亡士兵的遺體辨認有關。這是俄軍中一再發生的問題。
icijc
3 years ago
2.軍人母親協會是俄國最早的NGO之一,從蘇聯自阿富汗撤軍後,就開始捍衛軍人與軍眷的權利。協會於第一次車臣戰爭(1995)的行動中,遺體的問題浮上檯面。
icijc
3 years ago
3. 1995年時,俄國軍方並不在乎陣亡士兵的辨識。「第一批士兵母親抵達了。她們看見遍佈遺骸的戰場,那可能是她們兒子的屍體⋯⋯」
立即下載
icijc
3 years ago
4. 「戰場上,有戰車和卡車駛過。也有一位母親,就在這樣的土地上,找到自己孩子的遺體。」以上內容節錄自我和此運動一位領導人於2000年合著的書。
icijc
3 years ago
5. 遺體沒有被辨認(沒有軍牌),士兵則被宣告失蹤或叛逃。這對他們的父母而言,是難以忍受的痛苦。在之後的軍事衝突中——第二次車臣戰爭、喬治雅戰爭中,俄國軍方也是這種態度。
icijc
3 years ago
6. 軍人母親運動成功地帶來了改變,促成了知名的羅斯托夫124軍事法醫屍體辨認實驗室。這是對軍人觀點人性化之始。
icijc
3 years ago
7. 可惜,在2000年代初期,當局重整實驗室,使它的特殊任務掩沒在其他法醫任務中。最重要的是,賦予死者姓名又成了次要問題。
icijc
3 years ago
8. 我不太清楚2008年俄羅斯軍事介入喬治亞時的狀況。但2014年,俄軍在頓巴斯作戰時,並未宣告任何的軍事行動,士兵都據稱是「志願」的,國家擺脫了自己的責任。
icijc
3 years ago
9. 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的報告《普汀與戰爭》對此有詳細說明。2015年2月27日,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市中心遭到暗殺。
icijc
3 years ago
10. 現在,俄國政府不說「戰爭」,而只說是「軍事行動」。但烏克蘭的社群網路上,充滿俄軍屍體的照片。烏克蘭軍方宣稱俄方有數千人陣亡。
icijc
3 years ago
11. 對於這個數目當然要持保留態度,但我們不能否認事實,也就是有無人處理的俄軍屍體,因為這不是攻打烏克蘭的俄軍的優先要務。實際人數將無法確認。
icijc
3 years ago
12. 向父母公布俄軍戰俘與遺體的影片,是對俄國人心理施壓的做法。但這也讓他們能辨識遺體和找回生還者。因為俄國政府不會負責這件事⋯⋯
icijc
3 years ago
13. 軍人母親協會希望讓這個問題獲得最大的能見度,因為這也是讓俄國人看見這場戰爭。同樣重要的是,在非人的狀況中,展現人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