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餘
3 years ago
國文課看電影〈可可夜總會〉,結束時我往兩邊一瞥──怎麼都在哭呢
latest #7
阿餘
3 years ago
米高在電影中對於夢想的執著,讓我想到最近的自己。
由於即將要上大學,前一陣子在選填志願。
但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很明確的方向,填出來的志願也是不甚了解的,就是趕鴨子上架那樣,先湊合這樣吧。
我一面埋怨"要我在幾天內就決定未來四年、甚至一輩子要與什麼專業領域為伍真是太為難我了",另一方面又知道,這不過是不夠了解自己、能力不夠的藉口。
阿餘
3 years ago
所以我在看到米高很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時,心裡實在是有些羨慕。
這麼小就知曉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為此付出許多努力,有了底氣才更能站出來大聲地說"這就是我要的路"。
而非像我,只會在爸媽問"那妳喜歡什麼?"時甕聲甕氣地說喜歡歷史,然後當被問到以後要做什麼工作時聲音消了一半。
然而就是因為米高有遠大志向,才會在被家人否定時更加堅決地反抗吧。
阿餘
3 years ago
不過啊,在亡靈節即將結束時,米高卻一反之前倔降的說"就算沒人祭拜我也沒關係"的態度,說"家人最重要"。
而伊美黛也轉變想法,她無條件給予米高祝福,送他回人間。

是啊,夢想固然重要,但家人更重要。
然而,危及性命時,家人亦會無條件支持你。
立即下載
阿餘
3 years ago
雖說"危及性命"這個先決條件有點太重了,不過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家人對自己的態度也可能隨著自身能力的提升、展現出來的決心轉換,或是,永遠不能接受也說不定。
阿餘
3 years ago
然後又想到英文課時老師與我們說的,有時候聽爸爸媽媽給的意見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她自己有時候會後悔當初的自己堅持的某些事。
很幸運地,米高的堅持顯然是令人滿意的、得到祝福的。
但我呢,一意孤行就算了,到最後又自己後悔,這算什麼呢?
要建構成夢想,首要條件就是不論能否成功,都要接收自己做的選擇與最後的結果。
但是,我稱不上是能為自己負責任的人,選了這個又反反覆覆,在看到結果偏向自己滿意的一方,才僥倖地想"太好了,我做對了決定"──然而,我沒辦法承受結果是壞的那一邊啊。
阿餘
3 years ago
總之,看完這部電影,我或許會在未來對某些事妥協,或是!更堅定地堅持、反抗,就像打地樁那樣吧,在過程中遇上阻礙,仍是不斷不斷地打下去,直到滿意的位置。
阿餘
3 years ago

話說,我覺得電影的翻譯好厲害。
像是歌名〈勿忘我〉,其實就是英文Remember me,用否定方向來翻譯。(同學:不然Don't forget me很長耶)

還有一個,海特稱讚伊美黛時,他說You look good(應該),但翻譯卻是"妳風采依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