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雖小, 但狗咬狗仍舊很多
我正在看韓裔女同事的信, 搖頭. 這個之前都是混小公司, 只有早年曾在一家大公司做過技術, 美國生長的她, 看來只學會美國人吹牛講話大聲的部分, 玩心機的部分, 很不行
我們美國 BD 經理是個英國來的猶太佬, 攻擊性很強, 一點小事就發一堆信給高層, 但重點他是帶錢進來的人. 韓國妹妹 妳不是帶錢進來的人啊, 今天這個客戶樣品延遲, 雖然大家都有責任, 但這是韓國妹妹妳負責的客戶, 妳應該說, 我馬上找人解決, 而不是在那怪別人.
而且, 妳怎麼會去指責德國總公司那邊的元老啊, 我知道那批老人有自己的習慣做事方式, 從美國的角度, 的確是很沒效率, 我花一些時間才跟他們達成共識. 但早上 BD 經理把客戶抱怨信同時發給我跟韓國妹, 我都還沒回, 韓國妹就劈哩啪啦的把德國那邊罵一頓, 然後信就滾雪球一樣, 越來越多人, 那個被罵部門的小主管也被加進來了
韓國妹推託賴德國組的指責, 用了好些很強烈的負面形容詞. 她都沒想到這信對被 forward 嗎? 如果真的是只有德國組的錯, 寫下去就寫吧, 但我的角度, 大家都有責任, 而且韓國妹的責任很大, 看來我們美國組跟德國組, 關係越來越不好了
我目前最不習慣我們德國同事的點, 就是不回信.
美國跟台灣, 大家都會馬上回一個 我收到了 我會處理, 連以前皇帝也都會批一個 "閱" 在新加坡, 則常常回 "Noted" 我不太確定這是哪一國的, 但至少我知道對方收到了
問了一些朋友, 他們說德國人也都會回啊, 有可能我公司的這批德國元老 都是研發背景, 我已經發現 他們如果有答案 就會很快回, 但如果不知道, 就, 石沉大海, 已讀不回. 已經有幾次 我需要試劑組的支援, 那邊都不裡我, 我只好趁網路會議, 抓人問, 才知道進度. 之前狄克老闆就批評我, 不應該把早上的大型會議, 變成我個人的發表會, 但我也不客氣地說, 你們都不跟我講啊 我只能在這種"公開場合" 發問, 才會有人回答我
我連感謝第三者都會直接把對方加到cc名單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