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閱讀量太多(對我不習慣閱讀ㄉ腦袋來說實在是不友善),碰到字腦袋都變得累累的
看了兩頁發現有蠻多不認識ㄉ單字但假裝不知道這件事ㄉ往下
有時候他會吵架到一半忽然覺得自己在一部電影裡、而那顆鏡頭正好結束那樣。然後他就會停下來笑一笑。
吵架到一半的時候被對方的聰明跟耐心感染,忽然開始感激對方是如此喜歡自己以至於沒有吵到一半就掉頭走人再也不回來。
he had "absolutely nothing" to say, except maybe what he was currently thinking, which didn't seem appropriate and also kept changing.
pedestrian passing → like a slow, amorphous flickering.
his head felt extraneous and suctioned as a plastic bag, stuck there in a wind.
英文——因為理解上有點吃力——讀起來好疏離,或其實作者本來打算營造的氣氛就是疏離的。但我覺得是我自己讀不太透徹影響比較大。
很喜歡作者在細寫一個場景的時候安插了一大堆Paul的各種回憶,尤其是他在走向某個人的時候腦袋會冒出一大堆東西。很有實感ㄉ意識流。
實在是有看沒有很懂導致不敢肆意發表心得但剛剛疑似好像是讀到一個蒙太奇就是Paul在走向坐在角落椅子的Michelle時意識回溯到他們交往以來的微小衝突,最後直接冒出兩句對話:「妳為什麼坐這麼遠?」「我在等你。你一個小時前就跟我說你想離開這裡了。」
如果我理解正確的話那我蠻喜歡ㄉ(沒有的話也蠻喜歡ㄉ雖然我是因為錯誤ㄉ原因喜歡上它ㄉ)
嘗試把現在的情況譯成可以理解的,彷彿真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一樣。但沒有。或其實有,但他距離理解這件事還是太遠了。
看好慢,好煩。林韜的句子好長好折好疊這是正常ㄉㄇ。
他覺得整個宇宙對其自身來說是一種訊息:用一種繁複縝密、語言無法捕捉的華麗姿態,傳達一種讓人不要傷心愧疚的訊息。
他被自己這樣的想法困擾,開始懷疑起自己曾經——四月、五月或是一年前,大學或是童年——抱持了錯誤的想法跟意圖,並且犯錯至今,已經和宇宙裡那些正確的事物偏離。作為宇宙的一部分,他站在清晰而遙遠的宇宙對立面。
亂譯實在是很雷包但是如果要記下我理解到的那個概念的話好像也只能這樣,記英文我可能還是看不懂而且說不定我現在理解到ㄉ那個很喜歡的概念是錯ㄉ
「被自己的想法困擾」改成「深受這樣的想法所擾」好像比較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