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分享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能「接住彼此」的「好關係」,是什麼模樣?|【心理敲敲門# 119】容器的概念真的很好用!它讓我建構出需要劃定關係界線的理由,認識到善意溝通關係問題的方法。也發現自己超害怕我提出的需求和感受不被人善意對待,例如否定或不在乎。
Emma
3 years ago
「你跟我說,我改,就好了」很像是小孩對媽媽的期許,在小孩意識不到自己之處,一個成熟有智慧的大人可以道出他的狀態,引導他方向,並且能夠陪伴容納他的防禦機制、探索過程中的困惑和衝撞。但是跟他一樣還不成熟我的我不能,我無法理解他的議題、無法建議他應該怎麼做、也無法承接他的理解、不理解、認同、不認同、在乎、不在乎,他的種種防衛和情緒,我甚至對於我對他的想法是否帶著自己的投射都不知道。我是在交朋友,我只能找在各自人生旅途中互相鼓勵的夥伴,合不來就只能拆夥,我無法當你的指導者和照顧者,幫你背那麼多你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部分。我只能盡量拉出一個不會讓彼此受傷的距離,假借另一個不傷人的理由創造迴避的空間。
Emma
3 years ago
BTW,我媽的心理就不夠成熟,她發現小孩的行為不如他所願的時候,她就像對賊或什麼很可惡的人 一樣辱罵。(moon sigh) 她只著急自己的話不被貫徹,而沒有能力去理解和陪伴小孩學習、成長。
Emma
3 years ago
我以前即使感到相處時不愉快,還是採取在關係中迴避的消極策略、或是默默隱忍這些不愉快,是因為我既無能解決那些不愉快,也無法承受沒有關係的孤寂和無助感。相對的,此時我決定離開關係,僅僅只是因為我覺得可以承受沒有這段關係的自己的狀態。難以對H明言的是,跟他的關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沒有欣賞和分享這些友情中重要的成分了,只剩下等待討厭的感覺大到讓我感到再也不值得。
立即下載
Emma
3 years ago
涉及對方性格的問題,不要去碰;如果對方期待跟你的關係超出你所能接受的,而這又牽涉他的性格問題時,那就不要繼續跟他保持連結,設法跟他建立其他你所期望的關係,只能果斷全部捨棄。因為這種事難以明言,你繼續靠近他只會繼續受傷,到最後還是要表示的時候,很難有人能忍受自己從性格根本上被他人否定吧,除非他對自己的心理有意願和能力覺察,而且也能夠接受的部分,但通常這種時候也不會是太嚴重的部分吧。(thinking)
Emma
3 years ago
覺得自己今天的心裡清理滿有濃度的,所以就PO到噗上。今天內心同時有超級多聲音跑來跑去,把這些打出來也算是處理完一部分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