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先生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第二噗
前情提要:
  自恃自己加入漢霖和接受專業表演訓練的認知中,為了未來許多衝突爭執,埋下了禍根。
(p-wink)(p-wink)(p-wink)
當然,我基本上照做了朵朵的指示,也確實在舞台上收穫了不錯的效果,我想也是當時經驗上的差距,與原作者的視野,總之,對於第一次登台的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鼓舞,然而我也將影片拿去給了當時國劇系的老師看,給了我一些筆記,我也一一的消化,甚至不能消化的也應是想出的思路去理解。
  在公演之後我們這一屆的新社員俱都要接任幹部,而我接任了教學的工作,工作內容就是去連絡學長姊和安排課程,當時一股子熱血想將課程安排得相當紮實,甚至很多課程會希望由自己來執掌,但由於社團的傳統是由學長姊來執教實際的課程,在被澆了一頭涼水之後,也很快迎來了我在社團的尷尬。
(下收後續)
雲水先生
3 years ago
當時社團接了一個去竹北的演出,我和安康搭檔了《汾河灣》,無奈我的音準實在不如預期,但我完全不認為這是問題,然而真實的情況也不只是唱段的問題,包含台詞也有六成以上相當不熟。
  而在漢霖不斷的演出,甚至很快地就拜師,與在學業的努力逐漸得到肯定,我的心態上出現了拿翹的問題,我幾乎是聽不進任何的意見,要說俾倪他人,還算是客氣了,從現在看起來我是狂得沒邊了。
  後來終於在演出時,效果還算不錯,更激起我扭曲的自我辯白:「我沒錯!我的方法是對的啊!」但也在此次演出之後,我暫停了社團的活動,同時也甩下了尚未開展的社團教學工作,由其他人直接接手。而暫停的原因,一來是因為學校逐漸繁重的學科與術科,再者就是我當時完全不認為說藝社適合我,我當時甚至認為不需要說藝社的經驗。
雲水先生
3 years ago
後來到了2015,因為陳杰邀請我一起參演藝磚節,而重新回到了社團,不得不說因為幹部都是同期的緣故,讓我又對社團重新有了興趣,同時我也極力地邀請他加入漢霖,也從此開端,有了如今「笑林豪傑」的苗頭。
  當時樂於在舞台上現掛的我,也戮力的在社團中推廣現掛的樂趣,也十分幸運的逐漸地掌握了現掛的感覺,以當時的狀態來說,十有七八的效果都很好,也因此我更認為我只要證明我的方式沒錯,便無須在意他人的評價。
  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陳杰,在準備藝磚節段子的時候不斷的逼著陳杰的表演不能只在死綱死口的文本之中,要「在台上活著」要「在舞台上玩」。而後來的第一次藝穗節更是這種觀念的巔峰,據陳杰多年後跟我透露,他在藝穗節節目籌備時真的快被逼死了。
雲水先生
3 years ago
藝穗節暫且不提,但也因為藝磚節的演出,對相聲有極大興趣的陳杰開始對我的方法感到信服,也就造成後來我們合作至今,加上長期合作下來,我們儼然成為內容七分熟,三分靠現掛的模式,得到不少好的回饋,以致後來在撢子還是新生階段時,在與我合說的一段《學電台》後徹底走偏,也因為在外演出的經驗多了,回到社團表演時就維持著同樣的狀態與習慣,某一種油條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甚至學長姐對於我和撢子在舞台上要掌聲也有所批評,對我而言那是一種舞台策略,讓觀眾互動增加可以更快的進入表演的氛圍當中,在外面的場子可以,為什麼社團不行?為什麼有些學長姊可以要掌聲,而我就不行呢?當然我也沒有計較太久,反正以結果論,我並沒有做錯。
立即下載
雲水先生
3 years ago
看來要明天再發第三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