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OqM6zapjsj23pclaZJZiy.jpg https://images.plurk.com/50GOhkKQwrJ1jLmzX0YFj3.jpg https://images.plurk.com/6XvMi8AZn70HAToVnykH2T.jpg https://images.plurk.com/UdaETXKRE3faTFahCTMdO.jpg https://images.plurk.com/5P9DNEjbQja0dLgfsxNp2Y.jpg
阿帕度萊好好看

以全球化的裂散觀點在說明國家以及人之間的流動,用遠景的視角觸及的國界到微觀的個人與性別和世代都能夠觸及到。
國家之間,小國怕被鄰近文化影響:台灣對中國化的焦慮
跨國企業之間。去國界化的打造
移工的文化再創造性....
DDT
3 years ago
昨天的進度是Cambell浪漫主義是消費社會的本質,提供了自我幻覺式的享樂主義,今天可以用Appadurai延伸全球化的同質化和異質化,裂散的基本架構1族群景觀2媒體景觀3科技景觀4財金景觀和5意識形態景觀,構成了想像世界的基本要素;全球的個人、群體受歷史限制而想像、建構出來的多元世界。擬像的超真實性
DDT
3 years ago
消費社會學真的很有趣,日本的第二消費時期大家都買一樣的東西,自我(單一)即可以被滿足,到了第三消費個別性的商品化出現,自我的分裂性也能夠說明,例如久石讓的音樂能夠引起共鳴的自我基數達到大眾的層面,但即興音樂則是與異質性的自我產生關連
DDT
3 years ago
某些派別的心理學,是當代的個人宗教變體 唉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