糸召王俞 ඞ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寫心得對我來說難以麼達到文學那種不明言說教的效果,每次想要做出一個的結論,而不只是丟出問題,就覺得自己好像在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又或是對別人的生活說教,這讓我自己挺難受的。(不過我之前有說過…我在作品裡以某種視點所發現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我真正的信念,也不一定是我真正有在實行的行動,甚至更多時候,那是完全相反的)
有道理
糸召王俞 ඞ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更別說最近我很少在寫什麼讓自己感到有意義的東西…看到過去因為見到別人的優秀的創作使我焦慮,想說不如我就來說說自己對這些優秀的感受吧,在當中還挺是踏實,也蠻快樂的,能夠被我自己以外的他人看見更是意想不到的幸運。
現在看到視野更加廣闊,看見別人優秀的心得和評論的機會又更多了,但已經不只停止在焦慮了,稍微脫離這個無法行動的焦慮後,知道該做什麼,反而開始覺得自己做的太少,知道的太少,能做的還太多,但都沒有真正去實行。而且接觸的更多,流動的越快,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都無法稍微靜下來,停留於什麼地方,好像根本沒有閒暇讓我思考意義。
大概是出於嫉妒他人得以實現的努力以及更卑劣的,在感受上,對他人的才能感到憤怒,我其實也很明白,這不是真的對他人動怒。(要是那樣,可能還比較好一點,至少有人可以怪罪?)
而是一如往常的,無法專注於反思自己,無法讓意識停留,無法將感官整合,甚至…無法全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討厭這樣的自己,進於對自己的憤恨,對這無力感無處宣洩的封閉惱怒。
語言到底多匱乏到每份文字都超量使用「更」跟「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