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串串字
3 years ago
#讀嘛讀嘛
讀完《夜未央》,確認了費茲傑羅跟我磁場不太合,儘管一人出版社劉霽的譯筆精美流暢,當初(已經不確定多久以前)在書展翻閱試閱本應該也是因為這點動心入手。問題應該不在於寫作技巧——看到他的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還是會覺得「哦,也可以這樣寫啊!」那樣佩服;看到男女關係的幽微變化,也會想「所以這個男人到底把自己當什麼?」;另外,書中蘿絲瑪麗媽媽說出的話,讓一個二十一世紀年輕女性說也毫不違和,讓我頗意外。只是整體來說,這個故事讓我無感,讀到一半還想為什麼要讀。我想 1930 年代歐美名流的生活對我而言可能太遙遠了。比如,不小心發現別人的秘密也能搞到要跟不相干的第三人決鬥,超不解。還有精神病患個案描述和醫治相關的部分,好像怪怪的,讓人不確定作者本人對這個領域的了解有多深。
latest #8
一左串串字
3 years ago
《私密信件博物館》也收錄了海明威跟費茲傑羅說讀後心得的信,這個故事的人物原型是他們熟識的朋友,正因為知道在寫誰,海明威認為費茲傑羅在塑造人物時做的調整不太自然,有些便宜行事,是一部「虛假得美侖美奐的個案史」。話雖說得狠,海明威還是很肯定費茲傑羅的才華,認為就算如此他還是寫得比很多人好。所以,想知道費茲傑羅為什麼被視為經典作家,還是可以讀一下。
一左串串字
3 years ago
至於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大亨小傳》,幾年前讀完,現在印象已經非常模糊,記得那時也沒什麼感覺。看過電影版才似乎比較能體會故事內涵,但也僅止於此。只能說,喜歡一本書與否,跟書寫得好不好或看不看得懂真的沒什麼絕對關係(默默將這個例子放入口袋)
二維資料框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我覺得費茲傑羅作對精神病患的了解大概是基於親身經歷再做故事化的延伸,主角罔顧醫病倫理造成這種悲劇某程度也是咎由自取XD

我也覺得很難有共鳴,尤其是這群美國有錢人到底為什麼可以閒到能在歐洲各大城市不斷相遇重逢!!(百思不得其解
撐著讓我看下去的是主角們的婚外情到底發展到什麼地步(?
立即下載
一左串串字
3 years ago
heterogeneous: 美國有錢人可以在歐洲各大城市相遇這點我倒是可以理解,1920、30 年代有本錢長途旅行的就那些人,他們覺得時髦的地點大概也就那幾個。婚外情的部份真的勉強可以算一個看點,不然都不知道還能看什麼了(?
二維資料框
3 years ago
果然每個人可以同理的部分不同!我反而比較能同理決鬥的部分哈哈哈

這本有種中年異男的頹廢感,看完沒覺得獲得什麼,但頹廢這件事本身描述得很淒涼很有非理性的美感 (?
雖然夫妻真的不要再害對方了,但我覺得妮可反而最後過得更好讓我有點不平衡XD (混亂邪惡
一左串串字
3 years ago
說到頹廢,迪克瞬間鬆掉的那一刻,後面又覺得沒人愛他——這兩個部份有讓我留下比較深的印象,也是因此覺得費茲傑羅能把中年異男的這種狀態寫到不討厭,還讓人覺得微妙好看,很厲害
至於他們後來過得怎樣,我看到那邊只有想到:OK終於看完這本書了XD(不是作者的理想讀者
二維資料框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作者自己也是頹廢中年異男代表,或者這種帶有美化的自白也是他為自己下的結論 (嗎?

剛剛沿著思緒想了一下大亨小傳的內容(我明明是先看夜未央才看大亨小傳,結果卻是夜未央的劇情記得比較清楚),大亨小傳裏面對於「女性耽溺紙醉金迷的世界」又寫得更露骨,而男性的追求亦更加卑微,這種聖女式的敘述不禁讓我好奇起有沒有學者認為費茲傑羅有厭女傾向,找了一下 "Fitzgerald misogyny" 的關鍵字,還真的找到一些這樣的看法。

之前讀夜未央讀到妮可崩潰那段,我也是有點???跑去查了一下相關文學跟精神分析的文章,意外找到論文在探討夜未央裏面的種族意識,是完全沒想過的切入點,就算對故事本身無感,文本可以做的研究還是很多XD
一左串串字
3 years ago
喜歡你的結論!!
說到厭女,有一陣子連續讀了幾本男作家的書,我開始想是不是就算到了現代,很多男作家還是不太有相關自覺……可能因為有這樣的感覺,我對更早出現的男作家期望值更低,即如果他們有厭女傾向也不感到意外。私人閱讀時間這種稍微鈍化某種感覺的讀法比較有益於保養身心(?),如果是研究用途,加強這種意識去讀,大概就會是一種類似後設的讀法(?),應該別有一番趣味XD
回到《夜未央》,我覺得這本書女性角色塑造得比較有自己的想法,看到你這麼一說,才想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反應:原來我對費茲傑羅的預期值這麼低X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