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將
3 years ago
南美館的展覽在 2018 展出時,我曾拉過展館的訊息看。
@jiangjiangjianghao - 太喜歡所以就拿出來看了,法國巴黎的 Musée du qua...
以 Folk-Horror 為題的展示論述,視覺呈現上的第一層基礎意象,通常會使觀眾錯於對獵奇和恐怖的窺探,但在人類學意義上,鬼故事則以敘事體裁隱喻該社會背景中:對何者的恐懼以及如何對應等。
latest #9
江將
3 years ago
人類對恐懼是愛恨交加;甚至於有種自虐心態的。
江將
3 years ago
舊時代,長者口頭的反覆複習這種創傷感,這種敘事應該是貼近土地與民眾的題材和媒介。
江將
3 years ago
台灣過去不乏有以此主題的展示論述
烏鬼。台北當代藝術館。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空總臺灣當代文...

只針對南美館的授權展在那邊跳腳,真的是沒去過美術館耶......
立即下載
江將
3 years ago
安卓藝術:【宛若庭前蕉】于一蘭個展 - 非池中藝術網也很有趣

「宛若庭前蕉」追溯至兩個文本。

一是位居「馬來世界」【1】統治階層的蘇丹Marhum Panembahan,呼籲人民別在家門口種香蕉樹以免彰顯財富而引起外國人貪念;其二是人類學家德夫(Michael R. Dove)探討婆羅洲原住民經濟活動的《門口的香蕉樹:婆羅洲邊緣族群與全球市場》,以17世紀婆羅洲班賈爾馬辛(Banjarmasin)法庭編年史(Hikayat Banjar)為例,質疑人們對於婆羅洲農業社會落後於現代之印象。不同於一般認為當地原住民的農業規模不足之印象,事實上,他們在特定作物(如胡椒)的生產上反而相當成功,甚至妨礙了外來大型種植園的獲利。
江將
3 years ago
談馬來傳說中在香蕉樹下的女鬼,延伸出在地農業和殖民關係。

如果在陰天與「波蒂那阿」相遇:評于一蘭個展中的鬼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江將
3 years ago
而且這是授權展耶 come on! 到底有甚麼好怕的!
去看國外的研究是怎麼論述亞洲鬼怪才重要吧
江將
3 years ago
而且南美館的內容有些是很地方專屬、很民俗傳統的,比起恐懼,應該現代人是更多以獵奇心態看待的。假設是以現在都市傳說來陳設,挑動生活環境的不安全感,可能還會更恐怖。我好喜歡都市傳說跟復魅的議題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