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PINE
3 years ago
對於這種「身體」之爭這類在科學與哲學交接帶的爭論,我覺得比起說是「比喻」,不如就承認真的有不同的「身體」,或是更精確地說,有不同的「對身體的想像(理論)」。

@HCL0131 - #STS #本體論轉向? 類似上世紀90年代科學戰爭Sokal Hoax後,Ala...
latest #6
PHIPINE
3 years ago
這並不是就一定要落入相對主義,或是各種奇怪的主義之中,就算中西醫有不同的「身體」,我們仍舊可以評價何者更貼近現實、真正的身體。
PHIPINE
3 years ago
這種思考方式在「科學理論」的爭論中不時出現,特別是語意取向的哲學家,把科學理論視為「理論模型」與「資料模型」之間的關係,套用到這裡的討論,中西醫不同的「身體」想像就是不同的理論模型,而我們的經驗(包括自身的感覺、醫生的觀察、儀器的數據等等)就是資料模型。
PHIPINE
3 years ago
這麼做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把不同文化偏好的價值「放到」理論模型和資料模型的建構之中討論。而對這二者的後設評價,就可以從相對主義的泥沼之中拉出來。
立即下載
推~
我覺得正是這裡的「更貼近現實、真正的身體」出現問題,所以一開始才有主張本體論轉向的論者,會說「世界是多重的」。你的說法看起來正是像涵多路那篇譯文說的單一個含混未定的(an indeterminate)世界觀,資料模型就擺在那了,剩下就是理論模型怎麼論述這些資料。所以含混未定的是資料,然而其中允許多於一種解讀(像是語意學那樣)。
但我較好奇的是,這樣真的有走出相對主義的泥沼嗎?
PHIPINE
3 years ago
nothing_in_puzzleland: 在某種共識下,應該是可以擺脫相對主義的,那個共識勢必是建立在後設層面的價值上。但是問題在於,科學哲學幾十年過去了都找不到普遍適用的價值(或是說標準)XDDDD
目前最新的趨勢是走向「局部主義」(localism),尋找個別適用的標準,放棄尋找普遍的標準。但是反對者會認為這會落入相對主義。不過局部主義者會堅持這是「多元主義」。
這就有趣了,多元主義跟相對主義的區別。
但的確,現在想想,如果在身體觀的討論中主張多元主義,也就是宣稱我們有多於一個關於身體的價值或意義,而且每一個在存有學上並沒有優於其他個,那麼或許的確可以避免批評相對主義的麻煩。
(相對主義我這裡的理解是,每一種有關身體的論述、價值或意義,都是基於特定的取徑或是學術社群的信念,而且每一種取徑都宣稱自己所持的身體的觀點才是正確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