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糸召王俞 ඞ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當你以為終於成為體制想要你成為的樣子時,就開始會被質疑,覺得你不夠像你原有的樣子。你不應該突出,甚至更不應該因為某種社會補償而脫穎而出,才好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委屈,這是我給予的施捨。而忽略原初的結構上就站在不同立基點的問題,說你不夠原住民…說你不夠女人…同理。
「我們已經給他們夠多了,他們還在爭取什麼?」這是在與主權者,討論權益問題最常收到的回應,我得說,不是你給他們的,你本來就欠他們。有人把他強奪你的東西還給你,你會感謝他嗎?不,他應當償還,甚至一開始就不該奪走。
Facebook
掰噗~
說
3 years ago
Yooooooo!
糸召王俞 ඞ
3 years ago
這樣以為帶給受壓迫者的是進步、是救贖,而認為強行並持續是合理的觀點,是該忌諱的。這種忽略原生處境的強奪,完全不像是在為對方考量,更不用說是某種給予,甚至是不堪入耳的施捨。這是一個視域的摧毀,和逐漸消散的歷史。
糸召王俞 ඞ
3 years ago
你看到一個事實,不代表這些事實都是合理公正的。這些客觀事實,很大程度上建立於我們不甚了解的不公平歷史,而客觀事實的表象讓人對此習以為常漠不關心。
立即下載
糸召王俞 ඞ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同認為原住民大多成績低落,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太會讀書(而且這樣想讓人輕鬆很多),而不是教育的判準和資源的分配問題。我想這也是自己身為某種紅利者很難察覺的,就如同我是一個客家血統的人,一個生理男性,我相信我也有不少不慎因此傷害到某些人的時刻,甚至我也有不少這樣想回到過去封死自己嘴巴的記憶。雖然已經造成的傷害無法彌補,我也不全然出於愧疚而轉變思考方式,而是我希望能夠透過更理解對方來尊重對方的決定,就像我同樣希望他人尊重我一樣,而學習和試錯的過程中也讓我期望自己能更加謹慎的對待討論某種不正義時的言論和態度。這實際上讓我和他人更加貼近,更能真誠的相互對待,如果你也在理想中有這種畫面,你應該試試看審視自己的偏見(那不是你的錯,也沒有一定的好壞之分,我們都在洪流之中),雖然那可能會讓人蠻難受的,但相當值得。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