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會這樣想!?
用噗浪做課堂筆記..
馮說他在跟團隊弄日舞影展的事,很酷,以後蠻想在影視產業工作或至少有點關係
延續上次百視達跟Netflix的案例,上次談了Netflix如何看見百視達的缺點(熱門片只能借三天、罰款還不如進戲院)然後加以改進推出,也介紹了它跟百之間曾經打算收購的歷史。
現在在談網飛要找內容的供應商,它發現它越紅,供應商的版權費就漲越高,所以後來網飛開始投資原創電影、電視劇。
另外的好處是自主權比較大、比較獨特,好比你有可能因為網飛的原創作品而放棄訂取代性很高的MOD、MyVideo之類。
唉,幹,怎麼可以有人講話的節奏讓人如此精神渙散==
問題:很多網飛原創影集上平台兩個月之後乏人問津,如獵魔士。
Ars Longa 藝術作品的恆長性?我精神渙散聽不懂
一部作品上線的窗口期:
院線>二輪>DVD>單片平台悶>訂閱串流平台>有線電視、電視台
以往窗口期是向火車車廂一節接一節,疫情時有嘗試院線串流同步(例如黑寡婦),排擠票房,成效BAD。
窗口期發展背後的本質/核心觀念
差別取價Prime Discrimination
VOD=Video on demand
隨選/單片可挑 不一定是串流平台
OTT=Over the Top
透過網路就讓觀眾能夠觀看
有線電視還需要cable之類ㄉ
SVOD=Subscription VOD e.g.Netflix
AVOD=Ad-supported VOD e.g.YouTube
TVOD=Transactional VOD e.g.單片YouTube Movie
PVOD=Premium VOD e.g.在院線的時候用較貴價格單片賣串流
Lions Gate 發行飢餓遊戲、暮光之城ㄉ公司
之所以說網飛畫地自限是因為他們出任何作品都只賺到創口期裡面SVOD那塊區塊ㄉ錢
Paramount Global
>Paramount Picture
>CBS Entertainment Group
>Paramount Media Networks
>Paramount International Networks(進軍韓國印度等)
>Paramount Digital Studios
>Paramount Streaming
風險管理的兩種典型:blumhouse&disney
線上成本(跟創意有關,導演劇本之類)、
線下成本(攝影燈光服化之類)、
後製成本。
低成本但給導演final cut權力以吸引人才,但要嚴格遵守成本限制。
道德危機(英語:Moral Hazard)是指參與合約的一方所面臨的對方可能改變行為而損害到本方利益的風險。
比如說,當某人獲得某保險公司的保險,由於此時某人行為的成本由那個保險公司部分或全部承擔。此時保險公司面臨著道德危機。如果此人違約造成了損失,他自己並不承擔全部責任,而保險公司往往需要承擔大部分後果。此時某人缺少不違約的激勵,所以只能靠他的道德自律。他隨時可以改變行為造成保險公司的損失,而保險公司要承擔損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