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e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影視 第六堂 第七堂(大都會歌劇院)
latest #37
掰噗~
3 years ago
說的真有道理 (p-wink)
pepe
3 years ago
老師提到自己觀察到周杰倫明明就ㄉ酷現象
pepe
3 years ago
選擇賣雛形idea(故事大綱)、中間產品(劇本)、成品?
〈When to sell your idea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Movie Industry〉Hong Luo
立即下載
pepe
3 years ago
先拍再賣:華燈初上 媽別鬧了
pepe
3 years ago
幹 老師的貓
pepe
3 years ago
可愛死
pepe
3 years ago
the Netflix offer:不看pilot,直接給你一億,拍個兩季之類的
有線電視:先拍好再賣

1.跟Netflix合作的話會不會損害作品的國際播映價值(紙牌屋當年簽合約時網飛名氣不大)
2.窗口期到了後段,該怎麼跟別人證明作品的成績好不好?(有線電視有固定的計算方法,但網飛上的熱門程度要怎麼度量?)
3.有沒有角逐艾美獎機會?(電視劇觀感很在乎評分跟獎項)
4.網飛有沒有那個專業能力跟錢去推廣?
pepe
3 years ago
Netflix愛走一個全部集數一次上線然後暴食風
pepe
3 years ago
當年的Netflix:
年輕團隊沒經驗
股價上上下下
訂戶來來去去
pepe
3 years ago
趨勢:
相對於守護已存在的收入來源更追求新的
也開始追求自己開發原創內容
pepe
3 years ago
台灣很多製作公司也兼演員經紀公司,使得目標跟利益不再單純(演員曝光>票房,用賠錢電影捧紅,再用演員代言賺)
pepe
3 years ago
數據的問題:
流程跑一跑,原定的舊數據已經不再貼合現實
採用數據產出的作品越來越相似
pepe
3 years ago
那些用數據做出來的東西評分都在標準分以上一點點
pepe
3 years ago
大都會歌劇院
pepe
3 years ago
formal theories of mass behaviour
pepe
3 years ago
(社會學ㄉ)自然壟斷:
流行產品的愛好者絕大多數是輕量型的消費者,而冷門產品的愛好者絕大多數是重度消費者。
詹宏志:暢銷書都是不看書的人在買ㄉ
pepe
3 years ago
↑流行產品壟斷了輕量型消費者
pepe
3 years ago
雙重風險:冷門產品的消費者對冷門產品的重視程度<對熱門產品的重視程度。真的嗎
pepe
3 years ago
pepe
3 years ago
新的技術可能會讓參與者改變。比如加入直播方法之後,因為有音響可調整,表演者的音量宏亮度在戲院可能就沒那麼重要,但是細節表情跟臉蛋會因為特寫所以重要度提升。
pepe
3 years ago
為了大眾化,挑選通俗劇目;
但又因數位內容可以永遠留存,所以很可能面臨到今年要跟去年同樣作品比較的困境,所以需要推陳出新。
pepe
3 years ago
直播如何改變歌劇的產業結構?
pepe
3 years ago
歌劇的票房分佈超級高度不均
pepe
3 years ago
直播加入之後票房會更不均還是更均勻呢?
數位技術如何影響長尾效應?

排擠效果:有一部份的人(偏鄉人)會更想看卡司更大的,所以放棄鎮上的小歌劇院現場,去電影院看。
互補效果:如此技術的開發說不定會讓大家對歌劇更有興趣,增加小歌劇院的收入。
不過結果顯示更不均就是ㄌ。
pepe
3 years ago
那如果其他歌劇院也來直播ㄋ?會有什麼影響?

實例:舊金山歌劇院很快跟進,但一年後放棄。
①觀眾已經熟悉習慣大都會ㄉ品牌
②製作預算有差
③明星效應(超級巨星效應)
但華盛頓國家歌劇院針對學校辦歌劇直播,滿成功。各國也紛紛跟進直播。
pepe
3 years ago
數位科技為娛樂產業帶來的改變
①改變產品:產品本質跟感覺的都不同
②改變接觸消費者的管道
③改變市場結構
pepe
3 years ago
超酷,書的精裝平裝還能理解,但如果同樣的道理套到電影的話,我從來沒想過我在戲院看的電影跟在串流上看的電影可以算是「不同版本」的作品。
pepe
3 years ago
差別定價:
①因人而異制定不同價格
②為不同客群制定不同價格
③創造出不同版本的產品,讓兩個版本的品質或可用性存在也足夠的差異性,制定不同價格
pepe
3 years ago
Versioning 多版本策略
pepe
3 years ago
精裝v.s.平裝
電子v.s.紙本
pepe
3 years ago
是否應該先發行紙本書再發行電子書?
pepe
3 years ago
內生性問題
pepe
3 years ago
拍成電影的故事哪裡來?
pepe
3 years ago
①直接為影視創作
②改編自小說、短篇故事、網路小說
③改變自漫畫、圖像小說
④翻拍自既有影視作品
⑤改編真人真事
⑥改編電視劇、電視節目
⑦改編自非虛構的文章或書籍
⑧發展既有電影外傳
⑨改編民間故事、童話
⑩改編自舞台劇
①①改編自遊戲 ①②改編自主題樂園的遊樂設施(加勒比海盜) ①③改編自玩具 ①④改編自宗教典籍 ①⑤改編或發展自短片 ①⑥改編自音樂劇 ①⑦改編自其他電影 ①⑧改編自歌曲 ①⑨彙編(compilation) 無法換行ㄟ..==
pepe
3 years ago
改編自文學跟漫畫通常比較賺
賠最慘是真人真事
pepe
3 years ago
為啥既有文本的改變效果比較好ㄋ?
有些人覺得是因為已經有了固定客群,但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例如后翼棄兵如此成功,但看過它原著小說的人又有多少ㄋ?
pepe
3 years ago
應該是因為既有文本已經是一個講的很好的故事,影視踩在其肩膀上發展。
出版提供穩定而大量的故事來源、過濾故事品質、提供新作者成長機會、相對生命週期較長;幫影視公司降低風險、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吸引好的編劇導演明星(例如濱濱ㄏㄏㄏ);幫助原書或是影視行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