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e
3 years ago
《遇見都市 理論與經驗》:
latest #56
掰噗~ 覺得
3 years ago
你說得真是太對了!
pepe
3 years ago
為ㄌ經典閱讀營看的所以應該只看六七章
pepe
3 years ago
我晃蕩穿過每一條特許的街道,靠近特許的泰晤士河流動的所在,我遇見的每張臉孔都標示了虛弱的標記、悲苦的標記。
William Blake, London
立即下載
pepe
3 years ago
在貨幣裡,共同體(Gemeinwesen)對個人來說只是個抽象,只是個外部的、偶然的事物,同時又僅僅是他身為孤立個體求得滿足的手段。
Marx, 1973:225-6
pepe
3 years ago
我是真的很想聽歌也是真的很想認真讀書
pepe
3 years ago
「龐大的多數」
pepe
3 years ago
恩格斯並非唯一因像倫敦這樣的大型港口城市活動的龐大稠密,而同時感到厭惡和吸引的一人。恩格斯評論從泰晤士河抵達的旅客,所見到的歡迎景象時,宣稱「這一切是如此廣闊,令人印象深刻,使人幾乎無法鎮定下來,而是在踏上英國土壤之前,就迷失在英格蘭龐大的驚奇裡。」但是,新來乍到的訪客可能很快就幻滅了,「在街道上漫遊個一兩天之後......拜訪了這座無邊都會的貧民窟,就會首度了解,這些倫敦人被迫犧牲他們人性最好的品質,以便產出這一切充塞他們城市的文明奇蹟」。
Engels,[1845]1993:36
pepe
3 years ago
殘酷的冷漠,每個人追求私利而麻木孤立,這些人越是在有限空間裡擠在一起,就變得越令人反感作嘔。然而,無論我們如何察覺到個人的這種孤立,這種狹隘的自我追尋是我們社會各處的基本原則,沒有其他地方會像擁擠的大都市這般公然厚顏無恥,這樣富有自我意識。人分解成為單子,每個分別有自己的原則,分別的目標,原子的世界就在這裡達到極致。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前面導言提出著重的點:
如何了解資本主義與現代都市?
它們兩者又如何關聯?

之後開始說明,馬克思的思考、研究都著重在資本主義的機制本身——但這並不代表都市社會在他的研究裡不重要。他所談論的一向以都市為背景。

之後提到恩格斯,恩格斯比起馬克思更將重點往都市社會挪一點。從成名作(?)《1844年英格蘭勞工階級狀況》開始,他關注的就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機制,而是馬克思後來所謂的「生產的社會關係」。他關注的是資本主義城市對於個別勞動者和其家庭的非人性化衝擊,那些剝削之後的事。

但其實馬克思、恩格斯兩人整體來說「不是拿城市解釋都市無產階級的貧窮髒亂,而是以資本主義生產的方式解釋」(桑德斯,1955:25)。城市在他們的研究裡依舊只是場域、是資本主義導致的產物。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城市塑造了資本主義。

「對於像列斐伏爾這樣的學者而言,如果認為城市的觀念只是刮去重寫的羊皮紙,或是神奇石板,階級鬥爭的偉大戲劇每天在上頭重新銘刻,這種說法就太過單向度而非辯證了,因為它假設了空間只是階級戰爭歷史劇的『背景』」(Lefebvre, 1972: 106,引自桑德斯,1995: 25)。
(其實不知道從哪句開始是引用的所以我引號了整段 )
作者也有提到,相對空間,時間在馬克思對階級形構的理解裡佔有很優越的地位。

接下來要談:
商品化的觀念、
都市社會透過時間和空間的組織,在比較當代的資本主義城市批判裡頭,曾有過什麼樣的探討。
pepe 討厭
3 years ago
動腦
pepe 喜歡
3 years ago
吹冷氣
pepe 期待
3 years ago
吃晚餐、跟喜歡的人一起看下女、睡覺
pepe 已經
3 years ago
要不行了
pepe
3 years ago
日系post-rock非常好
pepe
3 years ago
對於膚淺的觀察者而言,這些形式的分析似乎是細瑣小事。這確實是在處理細節,但顯微鏡解剖所做的事也一樣。
Marx, 1976, Vol. I: 90
pepe
3 years ago
「商品」
pepe
3 years ago
「非常古怪的東西,充滿了形上學的微妙及神學的挑剔」(Marx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黃金之路:都市空間的商品化

馬克思→商品是指由勞動價值轉換成為可交換的貨品、服務或財產的任何「事物」。(e.g. 「土地」是「商品化空間」的簡稱)

城市並非完全商品化空間的產物since公共設施,但作者認為綜觀過去二十年的西方政府私有化政策,可以看出集體供應的公共設施、財貨是多麼地有利可圖。

都市系統必然奠基於生產關係。資本主義城市牽涉了空間使用價值到土地交換價值的轉變,同時也提供了生產和交換其他類型產品的手段。
pepe
3 years ago
睡覺🉐要命..
pepe
3 years ago
ㄊ12點之前會傳訊息給我ㄇ (lots)
pepe
3 years ago
午餐好吃ㄇ (lots)
pepe
3 years ago
今天喝得到貓頭鷹茶森林ㄇ (lots)
pepe
3 years ago
文本!
人文社會科學!
喔!
死亡!
(吳爾芙式投河)
pepe
3 years ago
細節的雜音
pepe
3 years ago
開展的架構
pepe 討厭
3 years ago
自己的笨蛋腦袋
pepe
3 years ago
pepe
3 years ago
pepe
3 years ago
:(
pepe
3 years ago
哈維曰:區分貨幣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十分重要(since貨幣比資本主義還要早上千年出現)
pepe 分享
3 years ago
貨幣與空間的連結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格外強烈,原因是:
貨幣創造了將社會權力集中於空間的龐大能力,因為不同於其他使用價值,貨幣可以在特定地方毫無限制的累積。這些社會權力的龐大集中,可以用來實現大規模但地域化的自然轉化,建構營造環境等等。
pepe
3 years ago
精確縮尺的地圖+採行地籍調查=使得土地上的財產權可以有清晰的界定,然後商品化
pepe
3 years ago
都市土地投資者從城市高漲的價值中抽取地租或不勞而獲的利潤→城市的成長
pepe
3 years ago
宏偉地方 grands places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都市化與資本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都市發展之間關係的核心特色是:
①越來越專門化的分工;
②存在一個資本的「第二迴路」,包含地產和建築物,以及控制和分派流動資本的金融機構(銀行、投資公司、股票交易所);
③集體消費手段(學校、醫院、劇場等)的集中;
④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干預,一方面控制對抗資本支配的階級抵抗的成長,一方面確保過度生產和利潤率下降的危機,得以透過控制勞動市場和消費行為而盡可能予以掌控。

在什麼程度上這些特色是資本主義的一般面向,而不是獨特的都市問題?

比較都市與非都市資本主義社會之差異,解釋資本主義的空間生產,如何與為何是當代都市環境的決定性特色。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哈維:
①舉出貨幣之於空間的特性(可累積)
②討論空間商品化(案例:政府在貧民窟上建歌劇院,方便把廉價勞工移到近郊、也方便讓都市價值提升。按照需求在地理上分配人群。
「資本都市化的歷史,至少有部分是其變動中的勞動市場地理的歷史。」
pepe
3 years ago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空間分工

Massey:「就業的空間分布......可以解釋為生產在空間上組織方式的結果。」
依其所說,基本上有三種空間結構形式,組織了分工:
①區位集中型空間結構
→公司建立集中於單一地理空間(總部/管理和生產/服務過程)。如底特律福特汽車廠,單一、大部分是地方性的勞動市場。
②複製分公司空間結構
→總部和管理構成核心、分離且獨特的中心,控制好幾個相同的分公司,在不同的區位擁有地方層級的管理控制和完整的生產/服務過程。如石油,在全世界不同地方有生產、提煉、配銷中心,需要當地的管理和控制人員。
③部分過程空間結構
→生產過程拆成分散的階段。如飛機。
單一產品的城鎮易因經濟崩潰而受害。如鏽帶城市。
pepe 覺得
3 years ago
國家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扮演有生產力或反動的角色;
多國公司創造了分工、(勞動力)移動、通訊運輸改良、稅賦跟信貸出口體制放鬆的需求。

任何特定的勞動空間分佈的「吻合度」將取決於它技術基礎如何能適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在地經濟。

調節學派(Regulation School)(巴黎學派):
①國家在一切層級上最重要ㄉ功能is拯救資本主義經濟脫離週期性的生產危機,尤其是福特主義製造系統衰退後的危機。
②資本主義的調節國家無可避免涉身於讓勞動供應正確迎合全球資本主義市場,這個市場已不再仰賴第一世界的技術和專業。

企業城市
資本主義社會和經濟關係,如何結構和決定要和都市生活的輪廓?
pepe
3 years ago
國家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扮演有生產力或反動的角色;
多國公司創造了分工、(勞動力)移動、通訊運輸改良、稅賦跟信貸出口體制放鬆的需求。

任何特定的勞動空間分佈的「吻合度」將取決於它技術基礎如何能適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在地經濟。

調節學派(Regulation School)(巴黎學派):
①國家在一切層級上最重要ㄉ功能is拯救資本主義經濟脫離週期性的生產危機,尤其是福特主義製造系統衰退後的危機。
②資本主義的調節國家無可避免涉身於讓勞動供應正確迎合全球資本主義市場,這個市場已不再仰賴第一世界的技術和專業。

企業城市
資本主義社會和經濟關係,如何結構和決定了都市生活的輪廓?
pepe
3 years ago
晚期法蘭克福學派
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
pepe
3 years ago
接納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結構馬克思主義(?)
pepe
3 years ago
芝加哥學派
pepe
3 years ago
持續存在在事物的表面上
pepe
3 years ago
資本主義與「都市問題」

看不懂
pepe
3 years ago
補幾個名詞跳過ㄅ
著作: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Grundrisse
壟斷城
城市、階級與權力

對我來說這頁的重點概念:
都市領域作為鬥爭和爭議場所的重要性
pepe
3 years ago
沒有偶應該懂了!
就只是各種學派眼中、隨著時間流逝,資本主義與都市交互的進程。
法蘭克福學派:溝通手段來中介階級衝突、都市化;
法國馬克思主義者:資產階級國家神經中樞的城市的意識型態結構 是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
呃啊啊啊啊啊啊啊;
芝加哥學派:看不懂;
歐洲和拉丁美洲的柯司特看羅伊金:注重資本主義城市的商品化空間,視其為都市實踐的關鍵決定因素。強調都市領域做為鬥爭和爭議場所的重要性。
pepe
3 years ago
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初期法國都市研究的一項特色是相信理論提供了唯一的科學解藥,治療戰後美國經驗主義研究所特有的意識形態對於研究概念的污染。但後來柯司特自己也承認「我們產出了我們認為只可能在經驗研究裡出現的徹底失敗」,因為演繹奠基於馬克思主義都市權力模型。
pepe
3 years ago
中產階級對於公共空間和社會舒適設施的殖民
pepe
3 years ago
要求無產階級以租金形式交回部分他們的微薄薪資,而這是一種連奴隸都未曾承受的異化。
pepe
3 years ago
上面兩則的來源是《都市問題》
ㄚ酸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ㄋ好棒棒
等偶爛爛躺在床上不動ㄉ時候我要認真偷看你筆記
pepe
3 years ago
suansuandraw: ㄋ可能會看不懂ㄛ..但可以問偶
pepe
3 years ago
「都市問題」與都市理論

整章都在講柯司特Castells。
他早期的研究比較像是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如何在都市裡運作,而且採用的是前面講的理論主義(?)演繹式,但發現理論原型的馬克思沒在關注都市,所以導致後人(柯)研究結果很僵硬、行不通。
柯司特自己後來也承認這種失誤,自我批判,焦點從「城市作為生產和消費手段」轉移到「都市環境作為爭議的位置」。他開始研究都市社會運動。

提及文本整理:
《The Urban Question》:很僵硬ㄉ那個。比較不是有關城市實際如何運作的手冊,而是城市是為了誰和反對誰而運作的哲學判斷。
《The City and the Grass Roots》:後都市問題取向的良好示範,研究歷史上某些都市社會運動的傑出個案。整體目標是要為進行中的政治衝突提
pepe
3 years ago
出理論表述,藉以正面干預這種鬥爭的發生。
《The information age》:現代資本主義對於人類(尤其是都市)社會的就故意。
《網路社會》:對社會運動的時機意義成效感到悲觀,覺得他是片段化、地域性、單一議題導向,而且轉瞬即逝,不是退縮回到內在世界,就是圍繞著媒體象徵而曇花一現。
back to top